畜牧家禽网 时间:2012/5/28 11:49:00 来源:中国畜牧网 阅读数:
一、发展趋势强劲。今年是十二五规划第二年,是完成十二五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之年,乐山沙湾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创先争优为载体,紧紧围绕“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新型农业化”三化联动契机,狠抓现代生态畜牧业发展,目前,发展势头明显加快,质量更加好,呈现出生产、需求和效益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据1-4月畜牧业统计,全区出栏生猪77079头、牛2446头、羊9353只、家禽136.19万只、兔15.27万只、禽蛋产量2567吨,除兔外,分别比同期增长0.26%、1.66%、2.29%、0.53%、3.89%。全区生猪定点屠17021头,其中,城区销售9078头,当地销售7156头,分别较同期增长 14.6%、3.9%、33.8%。
二、发展良好的主要原因:
今年以来,在饲养成本居高不下、市场价格低位运行、疫病形势严峻的情况下,畜牧业仍保持强劲发展趋势,主要原因是:
(一)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扎实有效。面对重大动物疫病防严峻的防控形势,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沙湾区上下统一思想,加强领导,依法发展,依法防控,责任到岗,任务到人,监管到岗,有效控制了“高致病性禽流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牲畜口蹄疫、猪链球菌病、鸡新城疫、猪瘟、兔瘟”等重大动物疫病,保持了区境内无重大动物疫病发生、确保全区清净无疫。
(二)贯彻政策优惠,确保健康发展。党委政府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扶畜惠畜政策,认真实施国家“退耕还畜后续补贴、能繁母猪补贴、规模养殖信贷贴息、畜禽政策性保险、村级动物防疫员劳务补贴、标准化规模养殖场户补助”等惠畜扶畜政策项目,强化规模养殖场户造血能力,调动社会投资畜牧业的积极性,尽管遇猪价超低位运行,仍未发现养殖户杀大量母猪现象就是例证。
(三)标准化规模养殖快速发展。目前,虽然零散养殖户数量大幅减少,但标准化规模养殖比重明显提高,老规模户在不断上台阶上水平,新发展的养殖场户又都是高起点,如,新希望沙湾种猪场。据统计,全区各类标准化规模养殖场达750户,规模养殖业已强劲地支撑着发展,生产量占全区总产量的30%左右。
(四)队伍服务功能增强。兽医管理体制改革后,服务体系由过去的区乡两级延伸为区、乡镇、村三级,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关口从乡镇前移到村、组、养殖农户圈舍,呈现出了防检疫上“群防群控”的工作新格局。队伍更加稳定,服务体系更加完善,服务能力更加强,作风理会加优良,工作质量不断上台阶,真正解决了服务“无人干事、无钱干事、干不好事”问题,有力推进现代化畜牧业建设。
三、存在问题
(一)畜禽市场价格继续呈现下跌态势。目前,由于饲料粮、运输、劳务成本等价格居高不下,饲养成畜禽成本持续上升,经济比较效益下滑,有些呈现出亏损状态。据调查,零星散养农户自繁自养出售一头肥猪平均仅有50-100元左右的利润,若购买仔猪饲养最多能保本。规模养猪则每头可能亏50-150元。由于受猪价影响,预期畜禽价格呈下行趋势,养殖户对生产发展趋势茫然,缺乏补栏积极性,或持观望,或维持或减小规模,因而造成畜禽存栏有所减少,特别是生猪存栏下降压力增大。
(二)流动资金紧缺,制约规模养殖发展。随着畜禽低价位运行的持续,规模养殖场户信贷更加艰难,同时,各种社会资金的支持力度亦明显降低。规模养殖户苦于贷不到款,缺乏周转资金,只好缩小养殖规模,甚至歇业。。
(三)动物疫病频发,养殖风险加大。随着畜禽及其产品流通的日趋活跃,畜禽疫病频繁发生,且病种变异加快,多数表现出混合性感染,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养殖风险。
(四)产业化程度仍低,抗风险能力仍差。多年来,虽然在扶持畜牧业产业化方面投入了大量资金,但到目前为止,畜禽养殖业仍以零散饲养为主,规模化养殖程度、产业化程度和科技含量偏低,标准化生产技术无法得到较好的推广和应用,抗风险能力差。目前,标准规模化养殖比率仍偏低。
(五)、加工企业规模小。沙湾区现有嘉兴肉联厂、罗老武食品厂、宏富食品厂、明仕工贸公司、繁兴腊肉,踏水屠
宰场等屠宰加工企业,年屠宰外销量小,尚不具备拉动畜牧业发展的能力。
(六)监管畜牧投入品难。目前,消费者对动物源性食品质量安全要求越来越高,但是,时下检测难、管理到位难、处理难、兽医公共卫生监督管理难。
四、建议对策
(一)加大扶持力度。要增加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加大对发展畜牧业的扶持力度,增强畜禽良种繁育、疫病防治和技术推广体系的服务功能,出台更直接、更有效、更有力更易操作的政策,加快畜禽良种的繁育推广,提高畜牧业生产水平和畜产品质量,进一步发挥畜牧业在促进农民增收致富中的作用。
(二)加大疫病防控力度。一是加强疫情监测,确保“有疫不流行、有病不成灾”。重点抓好疫苗接种密度及规模养殖场户疫病防控质量抽样检测;二是加强产地检疫和屠宰检疫,坚决杜绝病害动物及动物产品进入流通环节;三是建立应激反应死亡补偿机制和加强免疫注射消毒及屠宰检疫技术培训;四是完善档案管理,确保防疫记录工作的完整性。五是对病死畜禽要实现完全无害化处理,杜绝病死畜禽产品流入市场,保证食品质量安全,防止疫病传播。
(三)加大对规模养殖的扶持力度,增强应对市场风险的能力。一是加大对规模养殖大户的补贴,鼓励家庭规模养殖。二是进一步发挥政策的作用,采取政府贴息贷款、以奖代补等方式,从资金上扶持规模养殖大户的发展,以尽快提升畜牧业的规模化、标准化饲养水平,增强应对市场风险的能力。三是充分利用排泄物,变废为宝,发展生态环保规模养殖。
(四)加强对畜牧业生产各环节的监督,努力提升畜禽产品质量安全水平。随着科技进步,现代养殖技术被广泛应用到畜牧业生产中,大大提高了畜牧业生产效率。但是,各类畜禽产品质量安全、社会兽医公共卫生更令人担忧。因此,务必要对畜牧业生产各环节实行全程监督,务必要建立完善产供销各环节的预警监测体系。
(五)加强信息化建设。一是尽快解决区、乡镇、村、养殖农户之间电子网络建设问题,确保信息畅通。二是及时公开政府信息,便于养殖场户科学预测市场风险,三是建立畜禽市场风险预测监理体系。这样既能保证让养殖户有钱赚,又能使畜禽市场健康稳定发展,还能使消费者在肉蛋奶消费上保持一个合理的开支。
(六)加强队伍建设,为畜牧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一是加强在职在岗技术人员在职教育和养殖饲养员适用技术培训,提升畜牧从业人员素质。二是积极营造发挥人才作用的良好环境。创新人才管理机制,建立起合理有效的畜牧科技人才流动机制。鼓励和支持畜牧高新技术人才带项目开发现代畜牧科技园区建设,促进人力资源向人才资本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