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网 时间:2012/6/5 15:31:00 来源:红网 阅读数:
近日,记者从攸县畜牧水产局了解到:省发改委组织专家对《攸县生猪清洁生产示范项目实施方案》进行了评审,同意攸县向国家申报生猪清洁生产示范项目,该项目总投资约1000万元,计划利用三年的时间,打造多个生猪清洁化养殖示范点,通过示范推动攸县生猪养殖的持续健康发展。目前,该项目已经省发改、农业、财政三部门审核通过,将联合行文上报国家发改委、农业部和财政部。该项目的实施将有效治理农村面源污染,尤其是生猪养殖污染,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促进养殖业健康、持续、稳定的发展,实现农民持续稳定增收。
攸县是全国瘦肉型商品猪和*优良地方保护品种攸县麻鸭生产基地县,全国生猪调出大县,全国农业标准化生产(生猪养殖)示范县。2011年全县出栏生猪118.3万头,发展家禽1002万羽。随着近年来攸县规模养殖场发展较快,在取得可喜成绩的同时也出现了部分养殖户只重规模扩建不重防污设施建设,只重养殖效益而轻环境保护,致使畜禽污染源点多面广,治理难度大。对此,攸县积极面对,不断探索治理途径。
据了解,目前,攸县养殖污染治理模式主要有四种:一是普遍使用的粪便堆肥技术,使粪污得到分离,将粪便堆积发酵后用作肥料或作鱼饲料使用;二是使用厌氧生物技术,将尿污收集入沼气池作为原料或是将粪尿排入三级沉淀池经厌氧生物处理达标后,施用于果园和水产养殖;三是使用生物发酵床技术,粪尿经垫料中微生物及时降解、消化、利用,无粪尿污水外排,实现清洁养殖;四是将粪污制作有机肥,大同桥镇新塘村志锟有机肥公司通过圆柱多棱多层发酵塔,采用复合长效精制有机肥机械化生产工艺和生猪养殖场废弃物零污染处理技术等,将畜禽粪便变污为肥、变废为宝、变成生物肥,较好的实现养殖粪便“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的目标。
为了进一步加大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工作力度,使之取得更大的实效,近年来,攸县还积极向上级部门争取项目,2011年,攸县争取了标准化规模养殖场项目、生猪产业化项目和生猪调出大县奖励项目。全县共落实项目建设单位620户,建设排污沟7250米,建设三级封闭沉淀池5180立方米,建设净化池10980立方米。通过项目建设,攸县规模养殖场排污设施大幅改善,极大地减轻了对周边环境的污染。此外,攸县畜牧部门还将科学划定养殖区域、消除粪污直排及人畜混居现象、城区限制家禽散养等;对规模养殖户进行养殖业污染治理的模式进行讲解,要求对新建规模场进行严格审核及监管,鼓励养殖场进山入林,利用土地对污染物进行消纳,降低污染治理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