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网 时间:2012/6/8 10:51:00 来源:中国畜牧网 阅读数:
2012春季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甘肃省天水市各级畜牧兽医部门认真贯彻落实省市重大动物疫病指挥长会议精神,按照“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工作方针,扎实开展集中免疫与补免工作,截止4月20日,全市重大动物疫病春季集中免疫工作完成,随着5月份“强免补免月”工作结束,全市春季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全面完成。为确保免疫工作各项措施落实到位,市畜牧兽医局加大督查、培训力度,继3月份全面督查后,从5月14日开始,市畜牧兽医局组织检查组通过现场检查、查看档案、听取汇报、抗体检测等方式对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安排、部署、经费保障、责任制建立、防控措施落实及防疫体系建设等情况进行了为期一周的检查。通过检查,今年全市春季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有力度、有创新、有成效。现将各县区春防工作中一些好的特点经验予以总结,供参考。
5月14日起,天水市畜牧兽医局对各县区春季动物防疫工作进行了检查。检查工作按照全市防制重大动物疫病指挥长会议精神,结合当前防控工作形势,由市畜牧兽医局统一组织,从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市动物卫生监督所抽调2名领导带队,分两组从春防工作安排部署情况、动物防疫责任制建立情况(包括防疫承诺书)、防疫经费落实情况、春季集中免疫密度、疫情监测和排查情况、动物检疫监督工作开展情况、上半年消毒灭源情况、包乡包点及驻场人员工作落实情况、疫苗反应死亡及处置情况等19个方面进行了全面检查。
5月29日,天水市畜牧兽医局召开防疫检查总结会议,检查组对各县区动物防疫工作进行了总结交流,对今年春季动物防疫工作和成绩予以肯定。今年各县区在春防工作中各有特色,现总结如下:
一、武山县:政府重视,措施得力。武山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动物防疫工作,召开多次专题会议安排部署防疫工作。县委书记张建杰在督查沿安、杨河、四门等乡镇农业农村重点工作时要求各乡镇将当前动物防疫工作作为中心工作,重点是要“管住养殖场、注重规模户、覆盖散养户”,落实全覆盖免疫,全力确保养殖业生产安全。副县长辛国海深入高楼万只蛋鸡场、鸳鸯亨泰肉牛场等养殖场实地督查指导,了解春防进展情况,要求各乡镇一定要把动物防疫工作作为当前农业、农村重点工作和“联村联户、为民富民”的中心工作,细化责任抓好落实,确保畜牧业生产的安全。同时县上加大动物防疫经费投入,着力解决动物防疫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今年县财政在财力十分紧张的情况下预算安排动物防疫经费68万元,较上年增加10万元,保障了全县防疫工作顺利进行。
二、秦州区:明确职责 强化责任。秦州区不断加强防疫管理,明确工作职责,取得了实效。主要举措有:一是召开区乡防疫工作会议,把春季防疫工作纳入了政府议事日程。二是实行“五包制”,即局领导、乡镇领导包片、区疫控中心干部包乡、区乡两级业务人员包场、乡镇干部包村、村级防疫员包畜,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三是区、乡镇、村、养殖场层层签订书,建立健全防疫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逐乡逐户落实防疫责任。四是建立考核、责任追究表样,今年专门设计了秦州区乡(镇)疫苗领取、发放、剩余情况表等16份不同表样;并将具体做法工作落实到每个包场、包村人员身上,强化了职责,靠实了责任,全面推动了全区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有力、有序、有效地开展。
三、甘谷县:创新工作机制。春防工作开展以来,甘谷县结合实际,明晰工作思路,认真落实动物防疫工作责任制,坚持分类指导,开展多形式防疫。磐安镇推行“村干部、防疫员、畜主”三到位的防疫办法,针对个别农户不接受防疫的情况,由镇、村干部和乡兽医站防疫员上门宣传,讲明道理、明确责任,并按照农户居住情况实行十户农户互相联防、互相监督,从而靠实了农户防疫的责任;大石乡实行整村推进防疫模式,在防疫期间,将全乡分为三个大片区,由3个防疫员任组长,其余6人为成员,组成三个村级防疫注射队,每队由3人组成,其中2人负责免疫注射、耳标佩戴,1人负责档案记录,整村推进防疫。通过创新工作机制,狠抓工作措施落实,使全县动物防疫工作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四、秦安县:深入基层,抓点带面。秦安县派出技术人员深入基层包乡包点,真正做到了技术干部下得去,干得来。并在每个乡镇选择3-5个行政村(交通沿线、饲养量较多的村)作为动物防疫示范村,由县上驻点干部进行动物防疫示范演示,现场手把手的培训村级动物防疫员,以保证防疫质量和防疫密度。叶堡、云山、莲花、陇城、五营五个乡镇作为市上的防疫示范乡,县技术员多次深入防疫示范乡,对养殖户进行养殖技术,防疫技术,消毒灭源等方面的指导工作,保证了示范村和规模养殖场(小区)的动物防疫和标准化防疫建设工作。
五、麦积区:强化疫病监测。麦积区畜牧兽医局在今年春防期间积极开展了免疫效果监测和疫情监测工作。一是及时准确、真实、规范的填报了各种动物疫情报表;二是做好了规模养殖场、屠宰场、畜禽交易市场、养殖专业村为主的基层动物疫情监测点监测人员的组织和管理,进一步靠实责任,一旦发现疫情,及时上报;三是对疫苗注射后21日的畜禽抽血,对口蹄疫、禽流感、猪瘟、鸡新城疫监测,作为评价动物防疫质量的重要依据,春季采集监测样品420头份,重大病免疫抗体监测合格率总体在80%以上;四是加强了奶牛“两病”和羊布病的检测净化工作,“两病”监测数量达到2130份,全为阴性,其中奶牛份1985份,占存栏数的91%,羊60份,肉牛185份,分别占下达任务的30%和90%。通过强化监测,及时掌握了解疫情动态及免疫效果,有效地提高了防控整体能力。
六、张家川县:强化疫苗管理,提高应急处置能力。为了加强疫苗管理,减少动物疫苗过敏反应数量,春防期间,张家川县畜牧兽医局严格落实疫苗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发放台账,实施疫苗空瓶回收;并由县畜牧站成立了动物防疫过敏反应应急诊断处理小组,随时出诊,快速处置,提高救治效果,降低了经济损失,同时采购了肾上腺素、地塞米松等脱敏救治药物,下发到了各乡镇动物疫病防控与畜牧服务中心,以备救治之用。春防中,张川县出现疫苗过敏牲畜78头(只),其中牛72头,羊5只,猪1头;死亡4头(只),其中牛3头,羊1只,过敏死亡家畜数量明显减少,有力的保障了动物防疫工作的顺利进行。
七、清水县:充实人员,健全体系,保证防控工作正常开展。按照县委要求,清水县充实健全基层防疫机构及人员配备,目前,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配备14名专业技术人员,村级配备260名村级防疫员,在全县18个乡(镇)全部成立了“动物疫病防控与畜牧技术推广中心”,将26名大专院校毕业生和在职聘干人员充实到各乡镇疫控中心,乡镇技术人员达到118人,承担各乡镇防疫的组织、疫情监测报告、消毒灭源等工作。为了加强防疫技术人员的业务技能,清水县培训20期,乡(镇)培训18期,培训达到1805人次,同步发放各类宣传手册7000册,新动物防疫档案6万余份,使全县动物防控工作有人干、业务精、质量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