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畜牧家禽网 [ 请登录 ] [ 免费注册 ]
首页 | 郑重申明 | VIP服务 | 加入收藏 | 网址导航 | 农业网

畜牧家禽网首页 >  资讯中心 >  市场评论 >  畜牧养殖:关于当前养殖业发展情况的调查与思考

畜牧养殖:关于当前养殖业发展情况的调查与思考

畜牧家禽网  时间:2012/6/19 15:12:00 来源:中国畜牧兽医报 阅读数:

  今年以来,养殖市场“冷风”频吹,多数畜产品价格不断下降。以山东省德州市的生猪、鸡蛋价格为例,目前分别在每公斤14元和6.2元,同比2011年9月份时的最高价格分别下降30%和38%;而与养殖业密切相关的玉米价格继续保持上涨态势,达到每公斤2.40元,同比增幅10%。一降一升,致使养殖利润空间大幅度下降,部分饲养者出现亏损。

  畜产品价格下降原因是多方面的,最主要是2010年下半年以来,畜禽养殖效益看好,饲养量增长迅速,市场供求关系发生变化。统计显示,2011年山东省德州市生猪、蛋鸡、肉鸡存栏分别增长15%、8%和26%,全国畜禽市场大体上也是这个态势。另外,部分地区畜禽疫病流行也加剧了畜禽市场价格波动幅度和养殖者的困难。

  预计畜禽市场在经过今年上半年的调整以后,将会逐渐走出低谷,10月份以后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期,明年效益看好。在认清发展形势的同时,广大养殖者还应当看到,尽管多年来养殖业一直在“时多时少”的怪圈中循环,但在看似相同的轮回中,一些新特点、新变化已经出现,对此应当给予重视,并用以指导生产。一是生产方式正在发生变化。如从业人员由兼职变成了专业养殖,养殖环节由各自独立变成紧密衔接,经营管理由粗放管理变成以讲求产出效益比和品牌营销为特征的企业化运作,进入门槛由无限制变成对资金、技术等都有一定要求。二是质量安全形势正在发生变化。畜牧业健康和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日益突出,一旦出现问题,负面影响巨大,因此做好质量安全保护已成为搞好养殖的必要前提。三是制约因素正在发生变化。畜牧业发展正受多方面制约,长期看,还是环保和质量问题,对此应当引以重视,并超前谋划。

  除对畜牧业宏观大形势需要了解以外,养殖者及相关部门还应注重做好微观具体践行,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养殖业健康发展。具体来说,建议做好以下五个方面工作:

  盯市场搞养殖不能“两耳不闻窗外事”,一旦选错养殖项目或“入场”时机,就会蒙受巨大损失。因此,正在或即将从事养殖的市民需要紧盯市场,通过电视、网络、报刊等信息渠道,对畜牧业发展阶段、发展政策、国内外市场行情等有个正确的了解和判断,争取做到“先知先觉”。比如,在2011年夏季生猪市场价格一路上涨达到每公斤20元,每饲养一头生猪效益达到800元的时候,按照市场供求规律,价格过高不仅将大大抑制消费,而且会吸引众多人员和资金进入,这也预示着生猪市场行情即将进入下滑时期。此时,不宜新上和扩张养猪场,只能缩小存量规模,做好迎接市场低谷的准备。而在生猪市场下滑,大面积养殖户出现亏损的时候就应当逐渐扩大规模,提高产量,迎接市场上升期。其他畜禽生产也是类似情况。至于何时进入,何时退出,就需要根据市场信息变化而定。

  找卖点随着人们对畜产品的要求日益精细化、特色化,发展养殖业除了看准进入“节点”以外,还应当找准“卖点”。所谓卖点:一是空当。市场有需求,且供应量偏紧的畜禽产品,如近两年牛羊肉需求增多,而牛羊繁殖较慢的特点决定了其供求关系难以短期内发生转变,市场行情将持续看好,因此在这种形势下大力发展牛羊养殖前景看好。二是特色。以狐狸、山鸡、肉鸽、梅花鹿、肉驴等为代表的特色养殖业发展较快,消费市场也不断扩大,养殖户应当积极与有经验的养殖场取得联系,把特色畜禽养殖作为一个突破口。三是质量。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无公害、绿色、有机产品以其质量好、安全放心等优势,愈加受到消费者追捧。养殖者应当在夯实养殖基础的同时,做好无公害、绿色、有机畜产品的申报和争取,叫响“安全和质量”的卖点。

  抓安全近年来,畜产品安全问题比较突出,重大动物疫情以及瘦肉精、三聚氰胺等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不断出现,不仅严重影响到消费者身心健康,也给畜牧生产带来重创。广大养殖者一定要重视动物疫病防疫,坚决树立“少死少病就是增收增效”的思想,从完善基础设施、落实防疫职责等多方面入手,坚决筑牢疫情防控这道“墙”;加强用药的计划性、科学性,搞好养殖档案,自觉做到不用违禁药物和添加剂,从源头保证畜产品质量。大品牌、大企业更应当注重名誉,从长远考虑,立足于百年品牌、长久品牌、永远声誉,而不能只顾眼前利益,否则一旦出现疫病或质量安全事故,将毁于一旦。政府相关部门应做好强制免疫、疫情监测、检疫监督和饲料兽药监管,以及屠宰厂、奶站、出口企业等重点环节的管理,保证畜产品质量安全。

  打品牌品牌内涵丰富,是声誉,是质量,是价值,是竞争力。尤其是随着居民收入稳步增加和畜产品市场供应日益充足,居民消费意识也由“吃得饱”向“吃得好”转变,消费的时候选品牌、挑专柜、进专卖店逐渐成为趋势。因此,养殖者也应当注意把自己养殖或生产的畜产品赋予品牌,实现以品牌开创市场,以品牌获得效益。一是创品牌。从零做起,从最基础的养殖基地做起,高标准、严要求、广宣传,逐渐打造起养殖和投入全面掌控,有质量安全保证的优势品牌。二是傍品牌。养殖者主动加入大的品牌、成熟的品牌,进而很好地依托品牌优势,提高水平,实现持续发展,这也是很多小企业和小基地的首选途径。

  靠科技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对畜牧业发展来说更是如此。当前我国畜牧业总量很大,但科技水平不高,这不仅体现在良种畜禽的研究推广等高端产业,还体现在畜产品质量、养殖方式、产出效率等各个方面。以生猪和奶牛为例:我国一般猪场一头母猪每年繁育的仔猪成活并且安全长大出栏的数量约为12头左右,美国可以达到18头;奶牛产业,发达国家奶牛年单产9.5吨以上,以色列接近12吨,优秀牧场达到14吨~15吨,而国内大多数在6吨~7吨,8吨以上是高产,10吨以上很少见。产量的巨大差距,意味着效益差距,意味着市场竞争力的弱小。因此,广大养殖者和政府相关部门在做好畜禽数量膨胀、质量提高“文章”的同时,还应在具体生产中相信科技、学习科技、推广科技,不断提高科技贡献率,并逐渐使之成为推动畜禽养殖健康发展的主要力量,这也是今后实现畜牧业健康、持续、稳定发展的必然选择。

畜牧家禽网编辑:agronetshenqi

首页 打印 字体 [ ]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本网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所有文字、数据、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所有,任何企业、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使用。凡经本网协议授权,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因互联网信息的冗杂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网无法及时联系到所转载稿件的作者,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作者见稿后两周内及时来电或来函与“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联系。
本站所用的字体,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权,请告知我们 service@agronet.com.cn,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