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网 时间:2012/7/2 9:28:00 来源:中国畜牧网 阅读数:
今年以来,荆门市畜牧兽医局以荆门市打造“中国农谷”为契机,抢抓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机遇,多措并举,大力发展现代畜牧,在全市掀起了建设畜牧强市的新高潮。
一、落实会议精神,明确发展方向。为建设农业强省,省政府先后在去年12月和今年4月先后两次召开全省畜牧强省建设现场会和畜牧强县暨现代畜牧业示范区创建活动启动会,明确提出建设农业强省,畜牧业要先行。6月17日,市委副书记周松青、副市长郑中华对我市畜牧兽医工作进行专题调研,明确要求荆门建设农业强市必须率先建设畜牧强市。为此,我们在全市畜牧系统提出全力推进畜牧强市建设,打造现代农业示范高地,在建设农业强市中挑重担,当先锋。
二、争取上级支持,加大项目投入。建设畜牧强市,离不开项目助推。为此,我局积极争取省局支持,4月11日,省畜牧兽医局与市政府正式签订了《关于“中国农谷”畜牧业合作共建框架协议》,省局承诺将在政策、资金、项目等方面向荆门重点倾斜,2012年计划安排各类畜牧兽医项目资金近1亿元,为我市畜牧强市建设提供了强大动力。同时全面启动“两个创建”,以整市为主体向省局申报创建畜牧强县暨现代畜牧业示范区和无规定动物疫病区,京山县、沙洋县成功进入全省畜牧强县创建单位行列,钟祥市被作为候选单位,东宝区被列入全省现代畜牧业示范区创建行列;荆门市整市获批建设无规定动物疫病区。“两个创建”成为建设畜牧强市的重要抓手。在5月25日召开的全省畜牧强县暨现代畜牧业示范区创建活动启动会上,荆门市作为全省*的地市州代表作典型发言。
三、自加工作压力,补强发展短板。针对周松青副书记6月17日在我局调研时提出三个比重偏低,即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偏低;畜产品加工产值占农产品加工产值偏低;畜牧业纯收入占农民纯收入比重偏低的问题。我们结合实际,按照建设畜牧强市目标要求,以跳起来摘桃子的精神,重新制定了我市“十二五”发展规划。并针对畜产品加工严重滞后的发展短板,提出“建设畜牧强市,产业化要先行”,今年确保荆门市有一个畜产品龙头企业或经济合作组织进入全省行业前三甲。为确保目标任务实现,我们一是组织县市区分管领导、乡镇、龙头企业负责人到我市钟祥祥牛牧业、盘龙公司、越洋食品、东宝齐笙等一批设施优、效益好、外向度高的龙头企业参观学习,交流经验,开阔视野,启迪思维。二是在全市筛选20家产业基础好,前景好、带动力强、运作规范的畜产品加工企业,由局领导和专家进行包联服务,重点扶持,全力提升我市畜牧产业化水平。
四、抢抓有利时机,落实发展措施。为确保畜牧强市建设有效推进,我们把工作落实到市县,细化到乡镇,决定今年在全市实施“九个一”工程。即荆门市有一个畜产品龙头企业或经济合作组织进入全省行业前三甲;每个县市区要新上一个固定资产投资在2000万元以上、年产值过亿元的畜禽加工龙头企业;精心打造一个具有区域优势、地方特色和核心竞争力的现代畜牧业示范区,并明确京山要以生猪和蛋鸡为重点,钟祥、沙洋要以生猪和肉牛为重点,东宝要以肉羊为重点,掇刀要以肉禽为重点;特别是抓住当前全市各地“一抗四抢”基本结束,即将进入小农闲的有利时机,狠抓填栏补笼,提出大战七、八、九月三个月,全市每个乡镇要培育一个特色养殖专业村,新增一个年出栏生猪500头的养猪示范户,新增一个年存笼蛋鸡5000只或年出笼肉鸡6万只的养鸡示范户,新增一个年存笼蛋鸭500只或出笼肉鸭4万只养鸭示范户,新增一个年存栏母牛10头或出栏肉牛50头养牛示范户,山区乡镇要新增一个年出栏肉羊200只养羊示范户。建立从市到县、从县到乡的目标管理体系,形成层层有目标、级级有责任、人人抓发展的工作格局。
五、强化组织领导,形成发展合力。创建畜牧强市需要全市上下共同努力,凝心聚力,形成合力。为此我局积极争取领导重视,6月21日筹备召开了全市畜牧强市建设推进会,市委副书记周松青、副市长郑中华以及市人大、政协相关领导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市发改委、财政、农业银行等市直相关单位,各县市区分管领导、畜牧兽医局局长,各乡镇长以及二十多家龙头企业负责人共计130多人参加会议。会议提出以“九个一”为抓手,大战七、八、九三个月,确保今年畜牧业增收目标完成,确保畜牧强市建设有力推进,在全市上下形成大抓畜牧业的热潮。我局之后将对“九个一”工程进展情况进行跟踪督办,每月一督查一通报,年底对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考核结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