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网 时间:2012/7/3 10:38:00 来源:江苏农业信息网 阅读数:
羔羊出生七天内,如护理不当,极易诱发疾病导致死亡。应从五个方面搞好预防和护理,提高产仔成活率。
一、分娩关
延产、难产一般都不必采用手术措施。但延时过长易造成死亡,需特别加强护理。胎位不正或产道狭窄引起的难产多发于初产母羊,应采取通过助产、矫正胎位使其顺利产仔。
二、脐带感染关
临床中膀胱炎、输尿管炎基本上是未注意脐带消毒引起,严重时因膀胱炎死亡占死羔总数可达20%。相反,注意脐带消毒则发生很少,仅占发病总数的1%。
三、母羊产后缺乳或无乳关
瘦弱母羊临产前及产后适当补饲含有豆类及油料的精饲料对增加泌乳可收到一定成效。对无乳羔羊最好用死羔母羊认领或由泌乳充足的母羊代乳,一般采用人工补饲。补饲的关键是营养和卫生,应特别注重添加助消化及抗生素药物进行防治。
四、初生羔羊羔痢关
1. 圈舍及用具消毒。在产羔前对圈舍、用具进行全面彻底的清理和消毒,对产羔围栏更新垫草,铺撒草木灰。在产羔期内定期消毒。对病羔设隔离圈单独饲养。
2.药物预防及治疗。于羔羊出生日开始服用土霉素,每次0.02~0.05g/kg体重,每天2次,连用6天。羔羊下痢一般出生后2~4天为多,7天后则明显减少,如7天发病治愈率也相应提高。但在第2年应更换预防药物,以防止耐药菌株的产生。对下痢羔羊可选用抗生素及磺胺类药物治疗,常用的有链霉素、新诺明、新霉素等。对下痢严重者应配合补糖、补液,对症治疗。
3.濒死羔羊救治。对四肢瘫软、口鼻俱凉、呼吸微弱的低蛋白血、低血糖症濒死羔羊,可采用25%葡萄糖、维生素C等药物进行静脉注射。对四肢抽搐、头背后仰、口吐白沫、心力衰竭、眼睫尚存反射的濒死羔羊,可加大氢化可的松10~20mg,安钠咖lml,有一定的效果。
五、综合管理关
1.接羔棚舍温度。忌低温和高温;忌潮湿。保持良好通风换气,特别是对7日龄后的羔羊,应在晴天到室外逐步放风。10℃~25℃之间,有利于羔羊适应北方地区的气候环境和昼夜温差的变化。
2.产羔母畜留饲。大力推广舍饲技术。首先应从育成阶段,也就是在接羔保育阶段开始。母畜留饲结束后应尽量缩短放牧时间,进行补饲,避免羔羊饥饿期太长和乳房炎的发生。随着日龄的增长,在母畜出牧时羔羊也应适当补饲。
3.羔羊饮水。羔羊出生10天后应给予自由饮水和盐砖自由舔食,15天后提供细软草料锻炼采食。
4.防止意外伤害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