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畜牧家禽网 [ 请登录 ] [ 免费注册 ]
首页 | 郑重申明 | VIP服务 | 加入收藏 | 网址导航 | 农业网

畜牧家禽网首页 >  资讯中心 >  市场评论 >  2012年上半年全国畜牧业生产形势分析

2012年上半年全国畜牧业生产形势分析

畜牧家禽网  时间:2012/7/4 10:28:00 来源:四川农村日报 阅读数:

  2012年上半年全国畜牧业生产形势分析会在合肥举行,与会代表认为——

  供过于求 猪价正在进入下行周期

  6月20日—6月21日,全国30个省区市的畜牧兽医部门代表齐聚安徽合肥,召开2012年上半年全国畜牧业生产形势分析会。代表们普遍认为,2012年的生猪养殖呈现明显特点:猪价进入下行通道并可能持续低位运行,存栏量同比明显增加,养殖效益空间大幅缩水。在各方努力下,生猪产能正在进行积极调整,目前已经开始止跌回升,后期有望在低盈利水平上保持平稳运行。

  生猪存栏依然供过于求

  如果说2、3月份时,众多养殖场户还对这场来势汹汹的“猪周期”波谷措手不及的话,如今无论是生产养殖者还是畜牧工作者,都不可避免地意识到:猪价确实已经进入了下行周期,亟需适时适度进行产能和养殖结构的调整。

  5月14日,国家发改委联合财政部、农业部等有关部门及时启动了生猪市场价格调控预案,组织开展冻猪肉收储工作,但目前收效有限。与会代表认为,根本原因在于生猪市场供大于求的局面没有得到扭转。

  以畜牧大省山东省为例,今年上半年生猪存栏4500万头,出栏4000万头,能繁母猪存栏540万头,同比均增长超过5%,生猪产能阶段性、结构性过剩;生产成本的持续攀升则是压缩养殖盈利空间的主要推手。北京市农业局提供的调查数据显示,一头商品猪的养殖成本包括饲料、仔猪购买、人力成本、防疫和水电等费用,折合每公斤毛猪的饲养成本为14元/公斤。根据农业部对全国480个集贸市场畜禽产品和饲料价格定点监测显示,6月份第1周生猪价格下降至近期最低点,全国活猪平均价格13.92元/公斤,生猪养殖出现阶段性亏损。

  农业部畜牧司监测分析处的相关负责人指出,今年1—5月份生猪平均存栏量同比增长5.3%,仔猪平均存栏同比增长3.2%,能繁母猪存栏连续两个月同比增幅超过5%,这意味着今年下半年乃至明年上半年,生猪的供应仍然极为充足,猪价面临较大下行压力。

  效益分化凸显管理效益

  “在行情低迷的环境下,养殖效益出现分化的趋势开始明显。”江西畜牧兽医局代表提出的观点得到与会者的赞同。

  在畜牧业迈向现代化的过程中,随着规模化程度不断提高,中小规模养殖场户融合明显;随着产业化经营深化,养殖行业将生产链条扩展到养殖、加工、运输、销售各个环节。生猪养殖的管理、技术等要素成为养殖效益新的增长点,实现标准化经营的养殖场户具备较强自繁自育、母猪饲养和疾病防控能力,养殖成本比其他场户低0.6元/斤,平均每头标准重量出栏(100公斤/头)的生猪利润可以高出一百多元。

  养殖利润空间挤压或将倒逼生猪养殖产业更快地向现代化发展方式转变。

  在畜牧业发展面临疫情与市场双重风险,资源与土地双重瓶颈的情况下,各地正在采取多种措施保持畜牧业平稳良好的发展态势。广西水产畜牧兽医局从畜禽品种改良入手,提高养殖产业科技覆盖率和生产率,进而扎实做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和质量安全监管工作,保护养殖环节的良性运行。海南省农业厅继续推进标准化规模养殖,年内将重点扶持建设100个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促进新品种、新产品、新技术在养猪业中的应用。 据农博网

  国家发改委建议:

  减少后备母猪补栏

  6月25日,国家发改委发布消息称,国家调控生猪价格取得初步成效,建议养殖户全面判断市场形势,积极配合国家市场调控,进一步调整养殖结构,适当缩减能繁母猪的饲养,减少后备母猪的补栏,尽快扭转生猪产能持续过剩的局面。

  发改委称,全国平均猪粮比价跌破6:1的盈亏平衡点后,国家迅速启动缓解生猪市场价格周期性波动调控预案,发布预警信息,建议养殖户合理调整生产结构;按照预案规定,及时启动中央政府冻猪肉储备收储工作,分两批收储国产冻猪肉,对稳定生猪市场发挥了积极作用。据监测,在经过4个多月持续下降后,近期生猪价格出现小幅回升。

  发改委价格司副司长周望军表示,过度下跌会影响养猪户利益,过度上涨也会增加城市居民的生活负担。发改委在高价时通过抛售储备,保证供应,平抑市场;低价时就在市场上把农民的猪收回来做储备,通过减少市场的供应,把价格拉起来。他表示,生猪价格可能还有一段时间在低谷徘徊,在中秋节到国庆之后才有可能有所回升。

畜牧家禽网编辑:agronetshenqi

首页 打印 字体 [ ]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本网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所有文字、数据、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所有,任何企业、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使用。凡经本网协议授权,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因互联网信息的冗杂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网无法及时联系到所转载稿件的作者,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作者见稿后两周内及时来电或来函与“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联系。
本站所用的字体,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权,请告知我们 service@agronet.com.cn,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