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网 时间:2012/7/4 11:30:00 来源:青海日报 阅读数:
今年79岁的刘屿和76岁的妻子黄存芳,本该是颐养天年的夫妻俩,但依旧在发挥着“余热”。19年来,夫妻俩还奔波在大同市农业系统畜禽疾病防治、诊断和治疗领域,为大量畜牧企业排忧解难。“我俩每年都要应邀到养殖场等企业几十次,帮助企业解决养殖防疫方面遇到的问题,这样的奔波已经习惯了。”刘屿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从未拒绝过养殖企业请求
用“权威”、“大拿”这样的词来形容刘屿夫妇在大同市畜禽疾病防治领域的地位并不为过,夫妻俩退休后依然义务为企业服务的精神更是可贵,接触过夫妇俩的大同日报社一名记者给予这样的评价。
6月5日,大同市阳高县鳌石乡有村民吃了猪肉后出现食物中毒现象。到底是有疫病发生还是别的情况?得知情况后,刘屿与妻子黄存芳二话没说,立即乘车奔波40多公里赶到现场。
经诊断,生猪肉并未发生疫病,只是经过一晚上高温搁置后发生食品污染变质。
刘屿和妻子黄存芳是大学同班同学,两人同在北京农业大学兽医专业学习。毕业后,二人回到家乡大同,奋战在农业畜牧系统,一直到退休。
40多年的悉心研究和实践,使夫妻俩积累了丰富的畜禽疾病防治经验,退休前,他们已有40多项研究成果以论文的形式发表在国家和省级专业报刊上。
丰富的专业技术和经验,使刘屿夫妇成为大同市畜牧行业的“名人”,虽然二人已经退休了19年,但大同市诸多养殖场在遇到畜禽疾病防治难题时,第一时间想到的人还是他们夫妇。
“小的问题,养殖企业自己就能解决。叫我帮忙,一定是遇到难题了。”刘屿表示从来没有拒绝过别人的请求。
从不收取任何费用
刘屿夫妇帮助养殖企业解决畜禽疾病防治技术难题,从来都不收费,遇到一些企业要给报酬时,夫妻俩都是坚决拒绝。
刘屿说:“国家给了我们退休工资,我们的生活过得去就行了。况且,从1992年起,我就享受着国务院给予的特殊津贴,能为畜牧企业解决问题,看着企业健康发展,我就满足了。”
大同县解庄村有一家大型养牛场,刘屿几乎成了该企业不挣工资的“技术顾问”,在技术和管理上给予了企业极大地帮助。养牛场负责人对刘屿夫妇给予的帮助记在心里,希望请他们俩吃饭。但刘屿说:“发挥余热是我们价值的体现,你要请我吃饭,我自己都觉得不好意思。”最后,二人还是婉拒了该负责人的盛情邀请。
“毕竟年龄不饶人啦!但看到自己的努力能够解决养殖企业的难题,心里就有了信念,就会有坚持下去的勇气。”刘屿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