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畜牧家禽网 [ 请登录 ] [ 免费注册 ]
首页 | 郑重申明 | VIP服务 | 加入收藏 | 网址导航 | 农业网

畜牧家禽网首页 >  资讯中心 >  市场评论 >  谁是未来中国养猪的主流模式?

谁是未来中国养猪的主流模式?

畜牧家禽网  时间:2012/9/12 16:48:00 来源:中国兽药114网 阅读数:

  广义地说,构成产业链的任何一个组成部分,都是一个渠道成员。因此,厂商、代理商、经销商以及用户都是渠道成员,而且是基本渠道成员,因为它们拥有产品或服务的所有权并相应地承担实质性的风险,并将对该产业链系统的良性发展起着更为关键的作用。因此,基本渠道成员是营销渠道管理的主要关注对象。

  在兽药行业,大家一直以来更关注厂家如何架构渠道,代理商如何运作渠道通路,而对养殖层面在渠道中的作用关注不够。

  美国市场营销学权威菲利普科特勒指出,现代企业渠道运作将以终端市场建设为中心。

  这一趋势在兽药行业也得到了体现。随着养殖业的强势成长,兽药行业一直以来的“渠道为王”,正在让位给“终端为王”、“消费为王”。当然,我们不能简单地认为渠道为王已经成为过去,如果把控了渠道的企业也在终端方面发力,如同现在一些批发商正在做的那样,这种“渠道+终端”的模式正在展现出巨大的整合能力。

  渠道的核心功能是让产品接触到目标消费者。但是,渠道功能价值*化有一个前提所传递的必须是消费者真正需求的产品,不然没有需求即使把货物送过去也卖不动。为此,在斯特恩(Stern)等学者总结出的“用户导向渠道系统”设计模型的渠道系统优化设计环节强调要进行最终用户需求定性分析和最终用户需求定量分析。

  在兽药行业中,这种最终用户是经济动物,而这种特殊“最终用户”的经纪人是养殖从业者和诊疗兽医。那么,洞察这些养殖从业者的需求就是渠道建设的起点。

  是以,本刊将“养猪业主流发展模式探讨”这样的文章放到渠道建设栏目。因为在这种辩论性的探讨中,反应出了养殖行业核心的一些需求乃至是未来的核心需求,这是一般就“渠道说渠道”所忽视的。但如同功夫在功外一样,透过养殖需求去重新审视渠道建设,或将能感受到一种新的方向性的深度和高度。

  谁是未来中国养猪的主流模式?

  8月25日-26日,河北省第四届猪业发展暨交流展示大会在石家庄是成功举办。在本次大会上,来自养殖企业、合作社、兽药企业等方面的代表就未来中国养猪的主流模式进行了一场针尖对麦芒的较量。

  主持人:李瑞忠 石家庄飞龙饲料有限公司行政总监

  辩论嘉宾及观点:

  甲方观点:大型规模化养殖模式是未来中国养猪的主流模式

  孔令聪 河北斯格种猪有限公司 总经理

  周汉华 保定市远方农牧有限公司 总经理

  乙方观点:适度规模化养殖模式是未来中国养猪的主流模式

  张长刚 浙江大飞龙技术部经理 高级兽医师

  温海利 河北威远动物药业有限公司 国内营销副总经理

  张军辉 河北省畜牧良种工作站 种畜禽监管科科长

  周友 河北征宇制药有限公司 家畜事业部技术经理

  丙方观点:合作社引领未来中国养猪的主流模式

  罗胜英 邯郸盛英快乐养殖合作社 总经理

  王亮 邢台天蓬生态养殖合作社 总经理

  备注: 600头母猪以上,年出栏10000头商品猪以上是大型规模化养猪企业;存栏300头到400头母猪的是适度规模;而存栏1、2百头,并在合作社里的是合作社。

  主持人:现在请一辩就本方观点进行一分钟陈述。

  孔令聪:从环境控制、生物安全管理、技术人才管理、育种规模化等方面来讲,规模化有着其得天独厚的优势。第一是资金上的优势;第二是政策上的优势;第三是人才的优势;第四是种猪销售的优势;第五是生产的优势。而小规模养猪场在生物安全上是不够的,在环境上是有问题的,在资金和人才引进上是受到制约的。所以,将来中国河北养猪的发展方向是大型集约化规模化的模式。

  张长刚:在我国目前国情及政治体制的条件下,在一个很长时间内应该以适度规模发展为主体。第一,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中国人肉类的消费是以猪肉为主的。而这一点是几个超大规模的猪场满足不了额;第二,不是所有人都有那么多的资金发展大规模猪场;第三,中国人有养猪的习惯,很多人经过十多年已经把养猪规模普遍发展到了存栏100头到500头之间,而这样的猪场占全国总的存栏量比例很大。

  现实中,很多大规模养猪场本身没有足够的资金,于是猪场主开始去贷款养猪,这时候如果突然发生了一些大家都懂得疫情之后,本来想养猪发财,但是离开了适度规模养殖,步子迈得太大结果可想而知。

  所以我们的观点是,适度规模化养殖适合我们的国情,在未来很长时间之内应该以这种方式为主。

  罗胜英:现在,很多有钱的煤老板、矿老板冲进来养猪,但是他们现在很困难。为什么呢?想卖场,别人买不起;想养,自己不会养,找一个技术厂长那简直比大海捞针还难。所以说,将来这个大规模的模式是很难在中国实行的。

  而适度化的规模养殖模式也有问题:因为你们单打独斗,养一两百头母猪你也会雇饲养员、雇技术厂长;同时,资金链可能会断裂,这是很麻烦的。

  所以,我认为合作社是最有生命力的。每一个猪场存栏都在50头到100头母猪之间。每个场都是老板自己亲力亲为。联合之后,张老板有张老板的长处,李老板有李老板的优势,王老板有王老板的风格,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我们能资源共享,然后择优选择到每一个猪场去做实验,到底哪家的饲料最理想,哪家的疫苗抗体好,哪家的治虫药能把猪场的虫子根本的消灭掉。我们的猪场中,饲养员是最有发言权的,价格审计,投资减少,猪活的很快乐,所以我们的合作社叫快乐养猪合作社。

  主持人:巾帼不让须眉。下面进入自由辩论环节,互相“指责”。

  周汉华:第一,集约化大型规模养殖场的发展是企业发展的新的要求。为什么?因为现在找到一片地很难。如果找到100亩地,恨不得在那儿养一千头一万头母猪才好。所以必须要做大。第二,只有大规模才能够保证食品安全,一家一户的,他打两针违禁药,你知道吗?因此大规模养殖场更符合国家的要求。第三,现在,养殖集约化程度每年在逐渐提高,这说明历史的潮流不可抗拒。所以大型规模化猪场绝对是不可或缺的。

畜牧家禽网编辑:agronetshenqi

首页 打印 字体 [ ]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本网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所有文字、数据、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所有,任何企业、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使用。凡经本网协议授权,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因互联网信息的冗杂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网无法及时联系到所转载稿件的作者,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作者见稿后两周内及时来电或来函与“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联系。
本站所用的字体,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权,请告知我们 service@agronet.com.cn,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