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畜牧家禽网 [ 请登录 ] [ 免费注册 ]
首页 | 郑重申明 | VIP服务 | 加入收藏 | 网址导航 | 农业网

畜牧家禽网首页 >  资讯中心 >  行业动态 >  新疆巴羌河畔唱响畜牧业经济发展(图)

新疆巴羌河畔唱响畜牧业经济发展(图)

畜牧家禽网  时间:2012/9/13 17:01:00 来源:中国日报兵团记者站 阅读数:

农三师红旗农场发展畜牧业扫描

  近年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三师红旗农场牢牢把握业产业结构调整这条主线,按照“稳粮、扩园、增畜、精棉”发展思路,在发展畜牧业中该场以建立养殖基地,重点户、养殖大户为重点,逐步实施大户带小户,向着集约化、规模化发展,使畜牧业发展成为致富职工群众的新途径。巴羌河畔也唱起畜牧业发展之经。

  强免疫,为畜牧业发展保驾护航

  近年来,该场在坚持生产发展与疫病防治并重的原则,建立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和疫情预警机制,落实畜禽防疫职责,明确责任制度,全面落实各项防疫措施和“零”费用免疫制度。

  为切实做好此项工作,该场强化对防疫人员培训力度,围绕免疫注射技术、疫苗保存使用、免疫档案建立、免疫副反应处理等技术内容进行培训,促进免疫工作的规范化、程序化。仅2011年该场就引进专业技术人员3名,壮大技术队伍。同时该场还强化组织领导层层落实责任,签订了目标责任书,狠抓重大动物疫病的强制免疫,加强疫情监测,抓好基础消毒,强化防疫监管。还强化养殖基地、养殖户定期消毒,严格落实监管责任,对达不到免疫要求的应免动物,及时组织进行补免或加强免疫,积极落实免疫措施,做好抓好强制免疫,确保免疫密度和质量。于此同时,该场加大执法力度,严把畜禽产品流入、流出检疫关口,杜绝过期变质兽药、饲料、饲料添加剂以及国家明令禁止使用药品流入养殖环节,确保了畜牧业生产的安全。

  截止上半年该场牛口蹄疫免疫0.1816万头次,免疫密度100%,羊口蹄疫免疫0.7359万头次,免疫密度100%,牛A型口蹄疫免疫0.1813万头次,免疫密度100%,禽流感、禽新城疫免疫0.1059万羽次,免疫密度100%。开展牛羊产地检疫52头、只,羊屠宰检疫52头、只,回收产地检疫证率为100%。

  建基地,为畜牧业发展注入血液

  在规模化、集约化养殖中该场也积极为其注入新鲜血液:引进土鸽、波尔山羊等特色品种,以一连20万羽土鸽特色家禽养殖基地、二连500只波尔山羊养殖基地的建设。两年时间,先后两个畜牧业养殖基地建设,畜牧业开始进入新的发展时期。

  2010年该场因地制宜,利用师统战部“三项”资金40余万元,在一连新建规模5000羽家禽特色养殖土鸽示范点1个。2011年该场继续投资70余万元,在二连建成一座标准的肉羊育肥场,养殖场占地3100平方米左右,圈舍采用全封闭式设计,中间还设置运动场库房、休息室,设计预计存栏能力2000只左右,标准的圈舍为规模化生产育肥羊提供了有效地保障。同年该场还从山东引进纯种波尔山羊近500只,截止目前引进的波尔山羊已近顺利产仔,引种也取得成功。基地建设力争“十二五”期间出栏优质肉羊5000只左右,形成红旗农场羊只育肥示范点,为场乃至周边团场地方打造一个商品羊育肥出售基地,扩大养殖影响,促进该场肉羊科学舍饲产业的发展。

  创模式,为畜牧业发展增加动力

  “真没想到我家波尔山羊顺利产下两个崽,且纯度还很好”当自家波尔山羊顺利产仔时该场二连职工翟海波高兴不已。

  说起这高兴事情还得从农场一项决定说起,2011年该场从山东引进波尔山羊近500只,采取“利滚利”模式,解决职工群众在畜牧业发展上的瓶颈,将当年购买的波尔山羊以抵押方式承包给职工群众,三年内职工再还回同等承包的羊数。农场将还回羊崽继续抵押于需要的职工群众,以此形成循环,保障职工群众致富。

  在这样模式驱动下,使得该场30余职工群众苦于没有资金而无法养殖的职工实现了自己的养殖梦。波尔山羊也成为该场又一致富职工群众的好帮手。

  于此同时,该场还采取“大户带小户”发展模式,重点培养养殖大户促进其致富,然后带动其余职工群众。

  吐逊艾买提就是收益中之一,吐孙•艾买提,该场中巴羌1小队养殖户,现有5只本地牛,大小羊80只左右,其中本地羊70只,新引进刀郎羊10只,由于市场上刀郎羊售价高于本地羊,而且刀郎羊的生产性能高于本地羊,可以用于改良现有本地羊品种。在模式驱动下,2011年他仅仅以畜牧业纯收入近4万元。预计今年收入将达到5万元。

  收入得到大幅度提高时吐逊艾买提感慨不已:“农场兽医技术工作人员不仅严格完成免疫活动,还给我传授先进的养殖技术,牛羊生病后都能及时上门服务,才能是我得到如此大的收益。”

  据了解,截止目前该场已有养殖大户19户,“大户带小户”发展模式的效益也正逐步显现。

  “刚开始让我在葡萄地套种苜蓿,我很不愿意,到了年底仔细算了一笔账,发现一亩苜蓿可以为我育肥3只羊,细算综合经济效益非常可观,还是他们考虑得周到!” 谈及新技术应用之时,和土地打了半辈子交道的上巴羌大队职工吐森艾买深有感触。能有如此感慨源于该场采取的“地生草、草养畜、畜养地”的发展模式。近年来该场加大科技推广力度,在如何提高单位土地产出做文章,利用葡萄套种发展有机农业。今年该场就计划将育肥羊产生的羊粪堆积发酵,经无害化处理后形成的有机肥用于有机木纳格葡萄生产。届时,将形成 “育肥羊生产——有机木纳格葡萄种植”的“红旗颂”绿色产业生产模式。

  一系列措施的有力实施畜牧业发展也迎来骄人成绩,2011年牲畜实现存栏0.92万只(头),同比增长2.2%;肉产量347.9吨,同比增长5.4%;羊毛产量11.9吨,奶类产量350吨。

  今年,农场继续以“稳粮、扩园、增畜、精棉”的发展思路,借助援疆的动力,继续加大投入,加快畜牧业发展,同时该场还计划在“十二五”末在农场山区哈拉俊草场建好一个能繁殖10000只优良波尔山羊、塔什库尔干大尾羊的无公害肉羊生产养殖基地,加大畜牧业比重,使畜牧业真正成为职工群众的致富路、小康路。

畜牧家禽网编辑:agronetshenqi

首页 打印 字体 [ ]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本网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所有文字、数据、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所有,任何企业、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使用。凡经本网协议授权,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因互联网信息的冗杂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网无法及时联系到所转载稿件的作者,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作者见稿后两周内及时来电或来函与“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联系。
本站所用的字体,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权,请告知我们 service@agronet.com.cn,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