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畜牧家禽网 [ 请登录 ] [ 免费注册 ]
首页 | 郑重申明 | VIP服务 | 加入收藏 | 网址导航 | 农业网

畜牧家禽网首页 >  资讯中心 >  行业动态 >  云南畜牧助推山地牧业发展

云南畜牧助推山地牧业发展

畜牧家禽网  时间:2012/10/26 11:01:00 来源:云南经济日报 阅读数:

  十六大、十七大以来,全省各地认真贯彻落实《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把云南省畜牧业建成支柱产业的通知》、《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速畜牧业现代化建设进程的通知》精神和大力推进高原特色农业建设、发展山地牧业的战略部署,调整和优化畜牧业结构布局,推进畜牧业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全省畜牧业长足发展。

  回顾云南省畜牧业的发展,可以说是一种总结,是一种鞭策,更是一份期盼。值此党的十八大召开之际,我们奉献一份云南农业成绩之礼,预祝党的十八大顺利召开,云南畜牧业在福泽大地上开出绚丽之花。

  奋力拼搏 畜牧业取佳绩

  云南是当之无愧的农业大省,一直以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农业的发展,想方设法促进农业实现现代化、规模化、集约化。云南畜牧业的全面发展,成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

  近几年,在各级党委、政府坚强的领导下,云南省农业厅夯实基础、奋力拼搏,云南省畜牧兽医工作成绩显著。

  畜牧业生产快速增长。在全国肉价大幅上涨、动物疫病防控任务艰巨、畜产品质量安全形势严峻的形势下,全省圆满完成了畜牧业生产的各项工作任务。生猪出栏4900万头、牛出栏330万头,羊出栏710万头,同比分别增长5.3%、5.4%、4.6%。肉类总产510万吨,禽蛋产量39万吨、奶类产量68万吨,分别增长4.5%、6.7%和7.6%,增幅分别高于全国4、6.3、5.5个百分点;草原生态保护取得新突破。顺利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制定并出台了“草原承包管理办法”、“草原载畜量核定标准及办法”、“草畜平衡管理办法”、“草原植被恢复费征收标准”等配套规章;完成草原承包到户面积1.78亿亩,落实草原禁牧面积2731万亩,草畜平衡面积15069万亩,人工牧草良种补贴721万亩。4.795亿元的补助奖励资金全部发放到农牧户手中;动物疫情继续保持平稳。2011年,云南省创造的动物防疫“分片包干、集中免疫、整村推进”新模式成效显著,全省共创建动物防疫整村推进示范县24个,示范乡镇365个。免疫密度进一步提高,免疫效果监测与评价工作进一步加强,全省没有发生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畜牧兽医执法工作进一步加强。严格执行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制度,坚持“有场必有证”的原则,加强了种畜禽生产许可证的审核、发放和监督,进一步规范了技术养殖档案管理。规范了种畜禽场的性能测定制度、选种育种制度和出场制度,严格种畜禽场按照规定的级别、品种及代次进行引种和生产。建立了云南省动物卫生监督管理信息平台,对7542个规模养殖场、1112个屠宰场、1956个交易市场、363个动物产品加工场所、168个动物产品仓储场所、3656个动物诊疗机构全部实行了信息化管理。切实加强产地检疫和屠宰检疫,实施产地检疫8534.2万头(只);实施屠宰检疫4959.5万头(只),共检出不合格动物7.2万头(只),不合格动物产品507.8吨;畜产品质量安全保持较高水平,有力确保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全省进一步加大了对兽药饲料生产、经营、使用环节的监督管理力度,查处了一批制售假劣兽药案件,严厉打击兽药饲料生产、经营、使用中的违法行为,兽药饲料市场秩序得到明显改善。全省共抽检兽药产品1531批,查处假冒兽药278批;畜产品抽检632批,合格率99.84%。全省没有检出“瘦肉精”和“三聚氰胺”等违禁品。

  动物防疫好 草原奖补快 生猪养殖见成效

  抓好动物防疫工作,杜绝疫情的发生是畜牧业重点工作之一,在这项工作中,陆良县创新方式抓疫情,整村推进疫情防疫工作,他们的经验,值得推广和借鉴。

  陆良县是国家生猪调出大县,2011年该县按照两个努力确保的工作目标要求,以转变防疫方式为主线,全面推行“统一组织、分片包干、集中免疫、整村推进”工作,落实重大动物疫病综合防控措施,全县重大动物疫病得到有效控制,防控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主要做法是:加强组织领导,保障整村推进。一是县、乡政府分别成立了由分管领导任组长,财政、公安、卫生、畜牧等单位领导为成员的动物防疫整村推进工作领导小组,保障动物防疫工作的顺利开展;二是县、乡召开专题会议,安排部署动物防疫整村推进工作。三是采取广播、电视及校园“一校一板、一班一课”等多种形式宣传动物防疫工作,营造了群防群控的良好氛围;陆良县人民政府出台了动物防疫整村推进实施办法和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督查通知等文件,实行目标管理落实防疫责任。将动物防疫纳入科学发展观目标责任考核,陆良县人民政府与各乡镇人民政府签订动物防疫目标责任书,全面落实“政府保密度、业务部门保质量”的双轨责任制,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在财政方面,陆良县增加经费投入。县级财政预算安排动物防疫经费20万元,乡级分别安排5-7万元用于动物防疫整村推进工作,村(居)委会按照一事一议的办法收取误工补助费。全县共投入防疫工作经费220万元;陆良县建立39个防疫突击队伍,5-7人为一组,进村入户,以整村推进的方式开展强制免疫工作。2011年免疫畜禽812.52万头(只),免疫密度达95.7%,免疫抗体合格率达83.5%;强化技术规范,加强培训从而确保免疫质量。

  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加之广大畜牧工作者的勤奋工作,陆良县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实现了新的跨越。

  云南省在大力发展高原特色农业,山地牧业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推动草原补奖政策和草原保护建设的发展是必由之路。去年 7月,省政府在迪庆州香格里拉县召开全省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政策实施动员布置会议,会议的举办标志着云南省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正式形成。会上孔垂柱副省长就全省落实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政策及草原家庭承包工作做了全面安排部署,省农业厅、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省林业厅、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在会上重点发言,会议主要是贯彻落实全国8省(区)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政策实施动员布置会议精神和《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草原家庭承包工作的意见》,动员部署全省落实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政策及草原家庭承包工作。

  云南省拥有草原面积2.29亿亩,居全国第七位,南方第二位,相当于全省耕地的3.5倍,加强草原保护建设工作是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战略举措;是建设现代农业、增加农牧民收入的重要途径;是加快草原地区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云南省农业厅副厅长、省畜牧兽医局局长寸强,站在全省的角度总结了云南省草原补奖政策和草原保护建设方面所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并全面安排布署了下一步具体工作。通过一年的努力,云南省草原生态补奖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草原保护建设工作上了一个新台阶。通过草原家庭承包及草原生态补奖政策的落实,草原划定工作有了较大进展。各级党委政府对草原的认识有了较大提高。草原保护深入人心。通过开展草原生态补奖政策宣传,广大农牧民保护草原的意识进一步提高,特别是落实草原家庭承包责任制后,确定了草原的“责、权、利”,理顺了草原“管、护、用、建”的权属关系,改变了“草原无价、使用无度、破坏无责”的观念,“管好自己的牲畜,守好自家的草场”已成为广大农牧民的自觉行动,草原有望得到有效保护。二是加快了生产方式转变。通过落实禁牧和草畜平衡制度,推动了草原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加速了“粮、经、饲”三元结构并存的种植业发展步伐,提高了牧区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促进了牧区畜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升级和草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三是促进了牧民增收。通过落实草原生态补奖政策,兑现补奖资金,增加了农牧民政策性补贴收入,仅政策补贴就直接为农牧户增加收入47915万元,按涉及人数1466.52万人计算,人均政策性增加收入32.67元;四是培养锻炼了一批干部。草原承包和落实草原生态补奖政策是一项全新的工作,没有成熟的经验和做法可借鉴。所抽调的工作人员只有边干边学,从对政策一知半解到全面把握政策的内涵,从不懂软件系统到熟练掌握操作程序,从不会识图到能够转绘上图,通过落实草原生态补奖政策,培训和锻炼了一批讲科学、爱草原、重发展的干部队伍。五是草原执法监督机构取得突破性进展。省委编办正式行文批准成立了云南省草原监督管理站,为正处级事业单位。各州(市)、县(市、区)通过落实草原补奖政策,充分认识到草原执法监督机构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绝大部分州(市 )已向同级编办做了汇报,积极争取成立同级草原监督管理机构。如德钦县,县级成立了草原管理站,核定编制5人,村级全部落实了草管员,每月核定300元的报酬并列入了县级财政预算。

  落实草原生态补奖政策对推进高原特色农业,加快发展山地牧业,实现畜牧业保供给、保安全、保生态具有重要意义。

  2007-2011年,国家连续五年共拨付云南省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项目扶持资金6.37亿元,其中:2007年1.28亿元、2008年1.28亿元、2009年1.27亿元、2010年1.27亿元、2011年1.27亿元,2012年1.3亿元。累计扶持建设年出栏生猪300—10000头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3731个。在中央大力扶持和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之下,云南省采取政策扶持、项目带动、服务促动、效益驱动等多项措施,着力将畜牧业生产方式不断转变,专业化、规模化程度逐步提高,积极开展部、省两级畜禽养殖场标准化示范创建活动,大力发展生猪、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小区(场),着力改善畜牧业发展条件,提高畜牧业规模化、集约化和标准化水平。截止目前,完成建设生猪标准化养殖场已超过2600个以上。生猪、蛋禽、肉鸡、奶牛、肉牛、肉羊的规模养殖比重分别是30.1%、83.3%、68.8%、20.4%、15.02%、29.96%。在重点项目带动下,传统畜牧业逐步向现代畜牧业转变。

  我们不难看出,这些年来,云南畜牧业呈现出动物疫情防控好、草原奖补落实快和生猪养殖示范区见成效的大好局面。

  乘势而上 畜牧业发展新视野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借着云南畜牧业发展的良好势头,云南省农业厅副厅长寸强希望全省畜牧部门再接再励、务实创新,努力抓好2012年畜牧兽医工作。

  寸强再次强调:2012年继续根据厅党组的统一部署,全省畜牧兽医工作要按照农业部“两个千方百计、两个努力确保”的总体要求,努力完成“保供给、保安全、保生态”的任务,围绕云南“山地牧业”主题和省九届二次全会提出的“力争5年内把畜牧业打造成2000亿元的大产业”目标,切实抓好今年的各项工作。

  一是狠抓畜牧生产,保障市场供给。继续落实好中央和省一系列扶持畜牧业生产发展政策,强化监测预警,防止生猪价格出现大的波动,保持产业稳定发展。进一步挖掘我省发展草食畜的潜力,研究加快牛羊肉产业发展的关键环节,积极争取国家支持,继续保持全省畜牧业生产快速稳定增长,为人民群众提供充足的畜产品,促进农牧民持续增收。二是突出工作重点,创造新的业绩。大力实施标准化规模养殖、进一步落实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抓好饲料产业发展,推动饲料产业新突破、抓好畜产品加工,加快推进畜牧业产业化进程和强化招商引资,做大做强畜牧产业。三是抓牢疫病防控,确保质量安全。确保强制免疫质量、切实加强畜牧兽医执法监督、加强兽药、饲料监管,全面完成兽药GSP认证和继续抓好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加强执业兽医管理工作。四是抓好科技支撑,多创云南品牌。各地要结合“农业科技促进年”活动,加大畜牧科技运用推广力度。继续加强良种推广应用,加快构建现代畜禽种业体系。五是加强队伍建设,确保工作成效。切实抓好基层服务体系建设、努力提高业务素质,抓好业务培训和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抓好项目管理。

  云南畜牧业的发展脚步从未停止,乘着发展好时机,顺势助推山地牧业实现强发展。

畜牧家禽网编辑:agronetlingxia

首页 打印 字体 [ ]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本网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所有文字、数据、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所有,任何企业、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使用。凡经本网协议授权,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因互联网信息的冗杂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网无法及时联系到所转载稿件的作者,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作者见稿后两周内及时来电或来函与“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联系。
本站所用的字体,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权,请告知我们 service@agronet.com.cn,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