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网 时间:2012/11/16 11:02:00 来源:荷斯坦 阅读数:
今年以来特别是下半年,新疆伊犁河谷奶牛养殖效益大幅度下降,部分奶牛养殖户亏损,奶牛外流现象十分严重。11月11日,河谷各县市奶业发展相关负责人及州直有关部门就此召开“奶业发展专题汇报会”,共同探讨如何应对奶业发展不利因素,寻找突破点,以促进河谷奶业持续健康发展。
据介绍,今年河谷奶业发展出现较大波动,直接原因是饲料价格上涨、人工工资上升,原料奶收购价格偏低。深层次原因主要是奶牛良种覆盖率和单产水平低,养殖分散、养殖方式较为落后;乳品加工企业与奶农的利益关系不顺,原料奶定价机制不合理;加工企业规模不大、实力不强,产业链利益联结机制不完善;市场秩序不规范,质量保障体系不健全,市场开拓能力滞后。
会上,伊犁州党委副书记吐逊江·艾力结合各县市的具体情况,提出奶业发展的主要任务及工作重点:首先,通过发展规模养殖小区等方式解决养殖规模小而散问题。河谷养牛业发展要以肉奶兼用牛养殖为主、奶牛养殖为辅。良种繁育要以新疆褐牛为主,其他品种为辅。加强对乳蛋白、脂肪、体细胞、奶产量等关键指标的测定,实现“测奶配方养牛”。其次,发展以奶农为基础、基地为依托、企业为龙头的奶业产业化经营方式,形成奶业产业链各个环节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格局。鼓励乳品加工企业通过订单收购、建立风险基金、返还利润、参股入股等多种形式,与奶农结成稳定的产销关系和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扶持奶农合作社、奶牛协会等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
吐逊江·艾力说,按照国家及自治区的相关规定,要严格乳品加工企业的准入条件和准入制度。在大规模发展普通奶产品生产的同时,由于受国际市场的影响较小,发展空间大,要开拓像干酪素、鲜食奶酪乳制饮品等终端产品,以提高奶业生产的效益。同时,要健全质量标准体系和标识制度。把霉菌毒素、重金属纳入风险评估的重点内容,建立乳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体系,完善复原乳检测技术、方法和液态奶加工工艺及产品标准,严格产品标识标注管理,将监管逐步从事后检测转向事前防范。加大政策补贴和资金扶持力度,完善学生饮用奶定点企业扶持政策,扩大学生饮用奶覆盖范围。当市场奶价低于基本价时要立即启动实施差价补贴;金融部门对奶牛养殖大户、奶农合作社等要给予信贷支持。此外,制定优惠政策,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大河谷“绿色、有机畜产品”的品牌创建和宣传力度,打造河谷奶产品在全疆乃至全国的知名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