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畜牧家禽网 [ 请登录 ] [ 免费注册 ]
首页 | 郑重申明 | VIP服务 | 加入收藏 | 网址导航 | 农业网

畜牧家禽网首页 >  资讯中心 >  行业动态 >  养殖专业户:我坐在炕头儿监控养猪

养殖专业户:我坐在炕头儿监控养猪

畜牧家禽网  时间:2012/12/18 16:38:00 来源:北青网-北京青年报 阅读数:

  平谷区大兴庄镇西柏店村经过系统规划让村民生活发生了巨大改变

  探访地点:平谷区大兴庄镇西柏店村

  探访时间:12月14日

  2012年即将过去,崭新的2013年正在向我们走来。过去的一年,全市人民共庆大事,共克难事,在奋进中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当我们怀揣“不停顿不止步”的信心回顾与展望,我们在工作中看到了创新;在基层感到了变化;在群众中听到了心声。本报为此开辟专栏“盘点2012”,从一个个侧面为读者呈现来自身边的感动。

  十八大报告摘录

  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要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增强农村发展活力,逐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

  “我就想问问,我们种植养殖的农产品怎么样才能扩大这个销售渠道,能不能把我们种的菊花也放到网上去?这样肯定有更多的人来购买。”12月14日,平谷区区委书记邱水平等人来到平谷区大兴庄镇西柏店村进行基层调研座谈,44岁的韩素菊作为村内蔬菜合作社的社长以及养猪专业户的代表参与了座谈,与其他女村民一起坐在会议室的一角。然而她嗓门大,声音高,说起话来风风火火,比起其他腼腆的女村民显得泼辣得多。“嫁到西柏店村20多年了,我亲眼看着它从以前没处下脚的脏乱差,到今天有口皆碑的干净、富裕,真是对它越来越有感情。”

  “在外打工赚再多也不如在村里舒服”

  身为蔬菜合作社社长的韩素菊昨天一边打理着她刚从菜农手里收上来的鲜菜,一边说,“村里这些年发展的好,养猪种菜收入高,谁还愿意出去打工?在外面,赚多少钱,也不如在家里舒服自在。”

  老家在承德的韩素菊二十多年前嫁来西柏店村,村里的面貌却令这个“新媳妇”格外失落。“当时简直就没有路,路又窄又泥泞,没法下脚,猪可着大道乱爬,哪哪都是臭烘烘的。”韩素菊回忆说。如今,韩素菊的儿子已经22岁了,她所生活的环境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2000年左右,村委会重新对村民进行了规划,养猪的农民一律被规划到村外,住进了统一的小区,小区内路灯、电话、下水道等生活设施齐全,明年也即将通入沼气供暖做饭,“现在村里再也闻不见养猪那股臭烘烘的味儿了,我常听见从外遛弯或者路过的邻村人议论,羡慕我们的路修的宽,村里干净,空气也好。”

  “高科技农民 坐在炕头监控猪圈情况”

  韩素菊家目前有4个大棚,3个改成了猪圈,1个种植西瓜和菊花。2009年,她家被农科院选作了高科技养猪的试验点,为她家添了10万块钱改造了一个发酵床,从此猪圈里再也不臭了,猪粪会自动发酵成有机肥料,刚好在蔬菜大棚中使用。“现在我家养300到500头猪,以前离不开人必须要天天盯着。使用高科技发酵床,虽然成本比以前提高了一点,但是降低了猪的死亡率,猪长得更健康,肉质更好,小猪不爱拉稀不爱生病,市场价格反而更高了,何况还减少了我们的人力,我们也有更多的时间休息,现在这项新技术在我们村养猪的人家几乎家家都用。”

  为了能够更便捷的监控猪的生长情况,韩素菊和丈夫在猪圈了安装了摄像头。每天躺在床上看着电视,就能够随时监测到猪圈实时的情况。韩素菊称自己为“高科技”农民:“现在的农民不像以前了,我们经常接受专家的培训,也从网上了解最新的技术,*的降低人力,提高收入。”

  “动植物生病了,办法网上找”

  2007年,因为一年收了50万斤菜,镇政府奖励韩素菊一台电脑,“它可真成了我的宝贝,别看我文化程度不高,好多字母也不认识,但我爱摸索,用得多了就尝到网络的好处了。”通过网络,韩素菊加入了十几个专业养猪的聊天群,遇到解决不了的难题,她就上网咨询群里来自全国各地的专业户们,总能及时得到解答。“不光是养猪,西瓜得了疫病,菊花有什么异样,村民们有什么困难和问题,都来找我从网上找解决办法。”

  开春种一茬西瓜,秋后再种一茬菊花,虽然韩素菊家种植西瓜和菊花的大棚只有半亩地,可她销售的渠道除了市内的超市之外,还能远至天津、江苏、河南等省,前天还刚卖了几百斤的菊花苗到河南。“现在凡事要靠宣传,你看我家门前有个广告牌子,上面写着食用菊花和家里的联系方式,所以总能接到外省市的订货电话。”虽然棚小,西瓜和菊花的收入每年也能达到三万左右,加上养猪的收入,每年收入能达到十几万。“比起前几年,收入翻了好几倍,人人家里都有大棚,日子过得好,谁还愿意出去打工?”

畜牧家禽网编辑:agronetshenqi

首页 打印 字体 [ ]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本网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所有文字、数据、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所有,任何企业、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使用。凡经本网协议授权,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因互联网信息的冗杂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网无法及时联系到所转载稿件的作者,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作者见稿后两周内及时来电或来函与“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联系。
本站所用的字体,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权,请告知我们 service@agronet.com.cn,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