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畜牧家禽网 [ 请登录 ] [ 免费注册 ]
首页 | 郑重申明 | VIP服务 | 加入收藏 | 网址导航 | 农业网

畜牧家禽网首页 >  资讯中心 >  疾病防治 >  牛焦虫病综合防控

牛焦虫病综合防控

畜牧家禽网  时间:2012/12/31 15:38:00 来源:阿里牧 阅读数:

  (一)焦虫病的诊断根据流行病学特点、症状、剖检变化及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综合诊断。
  1.流行病学特点。该病靠蜱通过吸食牛羊的血液来进行传播,具有明显的季节性,7-8月为发病高峰期。巴贝斯焦虫病多发生于野外放牧牛群;泰勒焦虫病多发生于舍饲牛。
  2.临床症状。
  巴贝斯焦虫病:体表检查可发现多量蜱寄生。病初表现高热稽留,体温可升到40~42℃。心跳、呼吸加快,食欲减退或废绝,奶牛产奶减少。病牛迅速消瘦,出现明显的贫血和黄染。多数病牛出现啃土、血红蛋白尿。诊疗不及时,可在1周左右死亡。
  泰勒焦虫病:体表检查可发现多量蜱寄生,高热稽留,体温可达40~42℃。随后出现体表淋巴结肿大,心跳呼吸加快,食欲减退。可视黏膜、肛门周围、乳房、阴囊等皮肤较薄处出现出血点或溢血斑。颌下、胸前发生水肿,迅速消瘦、贫血,可视黏膜轻微黄染。患牛磨牙、流涎,卧地不起,有的啃土,诊疗不及时,可在1~2周死亡,急性病例1~2天死亡。
  3.病理变化。
  巴贝斯焦虫病:血液稀薄如水,内脏器官被膜均有不同程度的黄染,真胃和小肠黏膜有大小不等的出血点;肝肿大,呈土黄色,胆囊肿大,胆汁变稠;肺水肿,心肌松软,心内外膜有出血点。
  泰勒焦虫病:全身淋巴结肿大、化脓、出血、坏死,尤其下颌、肩前和腹主淋巴结,有小的结节;真胃黏膜肿胀,有小结节,多数真胃黏膜出现大小不等的溃疡灶,真胃黏膜易脱落;脾肿大、变软,被膜上有出血点。
  4.实验室检查。
  巴贝斯焦虫病:在体温升高后1~2天(虫体染色率高),采取耳静脉血涂片,用瑞氏或姬氏染色法染色后,在油镜下检查,发现红细胞内虫体后确诊。虫体呈梨形、卵圆形等,虫体长度多大于红细胞半径。
  泰勒焦虫病:在体表淋巴结肿大时期(前期),进行肩前淋巴结穿刺液涂片染色后镜检,发现“石榴体”(淋巴细胞内的大量裂殖子)后确诊。发病中后期,采耳静脉血涂片染色镜检,发现红细胞内的虫体确诊,虫体多呈点状、环状、梨形、杆形等形态,虫体长度多小于红细胞半径。
  (二)治疗巴贝斯焦虫病和泰勒焦虫病的防治方法基本相同。
  1.西医治疗。应采取以杀虫为主,同时配合辅助对症治疗的方法。切忌不要单一使用杀虫药,而忽略对症疗法。对症辅助治疗包括强心、补液、健胃、消炎等。加强饲养管理,供优质饲草、精料,体质虚弱者饮奶粉,以增强抵抗力,避免高温放牧,风吹雨淋,减少应激反应。常用杀虫药物:
  三氮脒(又称贝尼尔、血虫清),剂量为7~10毫克/千克体重,配成1%~5%溶液深部肌肉分点注射,每天或隔天1次,共用2~3次。配合天王长安(长效土霉素,0.2毫升/千克体重)和板蓝根注射液同时注射。
  青蒿素系列制剂按2~4毫克/千克剂量口服或肌肉注射,配合应用消炎药(青、链霉素)和清热解毒药(氨基比林、柴胡等)。
  2.中药治疗。
  党参15克、白术10克、云苓10克、炙甘草10克、熟地10克、白芍10克、当归10克、川芎10克、柴胡15克、青蒿15克、枳壳15克、麦芽15克、神曲20克,水煎,候温灌服。
  (三)预防
  1.灭蜱。可采取人工捉蜱或体表喷洒药物的方法(用2.5%敌杀死油乳剂按1∶200~250倍稀释,每隔15天喷雾牛体1次,或1.5%~2%敌百虫溶液,每7天喷雾1次,还有如残杀威、溴氰菊酯、氯氰菊酯、驱蜱灵等按说明书剂量使用),对圈舍内墙面、缝隙应定期喷洒药物灭蜱,用药时谨防人畜中毒;另外,结合人工种草,深翻土地,改良土壤等措施,破坏蜱的生存条件;配合注射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如伊维菌素、阿维菌素、多拉菌素等来控制或消灭蜱。
  2.药物预防。在发病季节前用三氮脒、青蒿素按治疗量的一半进行预防焦虫病,一般一次用药可预防2个月左右;在老疫区一般应进行2~3次预防。
  3.疫苗预防。泰勒焦虫病已有国产疫苗,在发病季节前用环形泰勒焦虫裂殖体胶冻细胞苗进行预防接种,20天左右产生免疫力,免疫时间为1年。巴贝斯焦虫国内目前尚无疫苗。
  

畜牧家禽网编辑:agronetfeiyang

首页 打印 字体 [ ]

转发到: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本网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所有文字、数据、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所有,任何企业、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使用。凡经本网协议授权,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因互联网信息的冗杂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网无法及时联系到所转载稿件的作者,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作者见稿后两周内及时来电或来函与“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联系。
本站所用的字体,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权,请告知我们 service@agronet.com.cn,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