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畜牧家禽网 [ 请登录 ] [ 免费注册 ]
首页 | 郑重申明 | VIP服务 | 加入收藏 | 网址导航 | 农业网

畜牧家禽网首页 >  资讯中心 >  疾病防治 >  兔瘟与巴氏杆菌病混合感染

兔瘟与巴氏杆菌病混合感染

畜牧家禽网  时间:2013/1/14 13:16:00 来源:阿里牧 阅读数:

  兔瘟又称兔病毒性出血症,是一种急性、烈性传染病,是危害养兔业最严重的传染病之一。该病发病率与死亡率均高,其主要特征是呼吸系统出血、实质器管淤血肿大和点状出血。巴氏杆菌病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又称兔出血性败血症。如两病混合感染,发病率与死亡率均增高。河北省曲周县某养殖户发生了一起兔瘟与巴氏杆菌病混合感染病例,现将其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一)发病情况
  该兔场共养殖肉兔600多只。本次发病的多为2~3个月龄的青年兔,本场的免疫程序为,除大兔外其他兔均在30日龄注射过1次兔瘟疫苗,以后再也没有进行任何疫苗的免疫。2012年3月22日开始发病死亡,5天共有200只兔先后发病,死亡106只,致死率高达53%。2012年3月27日带病死兔到邢台市兽医院诊治,通过采取综合性的治疗措施,兔群很快康复。
  (二)临诊症状
  最急性的突然抽搐惨叫几声而死,几乎看不到任何明显症状。大部分病兔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或废绝、气喘、被毛紊乱、兔耳下垂,呼吸急促,体温升高到40℃以上。因呼吸道和肺发炎,鼻腔有粘性到脓性分泌物,有时打喷嚏,有些病兔粪便变软,发生腹泻,临死前体温下降,全身颤抖,四肢抽搐,在昏迷中死亡,有的突然死亡。
  (三)剖检变化
  病死兔鼻孔流出鲜红色分泌物。鼻腔、气管黏膜有小点状或弥漫性出血,特别以气管环出血较严重,气管充满大量的泡沫状液体,有的呈“红气管”,气管、支气管内积有泡沫性血液,肺气肿,各肺叶均有大小不一的出血斑块,肺部严重充血、出血和水肿。肺脏变性,有许多坏死小点。肾淤血、肿大,皮质有出血点。心脏淤血、心外膜有针尖大小出血点。肝淤血肿大,有出血点或出血斑,肝表面有灰白色坏死灶。脾淤血、肿大,质脆色深。胆囊肿大充满暗绿色浓稠胆汁,黏膜脱落。心内膜有出血斑点,脾脏及淋巴结肿大和出血。肠道黏膜充血和出血。胸腹内均有淡黄色积液。
  (四)防治
  1.加强饲养管理,严格执行兽医卫生防疫制度,搞好环境卫生,正确处理粪便。管好饲草、饲料、水源,防止污染,严禁野兔及其他畜禽进入兔场。搞好卫生消毒,兔笼用具及场地彻底消毒。死兔要深埋或烧毁。在日粮中适量增加多种维生素及微量元素,增强兔抵抗力。
  2.病兔立即隔离于空舍内,应用兔瘟高免血清进行肌肉注射:每只注射1ml/千克体重。未发病的兔立即采用兔瘟疫苗,紧急免疫接种。
  3.治疗:一是对发病兔用混感速康注射液(主要成分:林可霉素、黄芪多糖等)按每千克体重0.2毫升肌肉注射,每天2次,连用3天;三阳快康注射液(主要成分:鱼腥草等),每千克体重0.2毫升肌肉注射,每天2次,连用3天。二是全群兔饲料内混喘痢杀(主要成分:环丙沙星等),100克混50千克饲料。连用5天。并同时应用一些清热解毒中草药治疗,方剂:金银花180克,连翘180克,黄连80克、白芍80克、黄芩80克、黄柏80克、甘草80克,将上述中药加工成细粉,每只兔每天2~3克,均匀拌入饲料内,分上、下午集中喂服,连用3天。采取以上综合性的治疗措施后3天控制死亡,5天后兔群恢复正常。
  (五)小结
  1.兔群发病后,必须早诊断、早治疗,选用特效药物,采取综合性的防治措施,才能收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2.兔瘟(兔病毒性出血症)是一种急性、烈性传染病,死亡率高达80%~95%。个别养兔场,缺乏免疫预防意识,不按科学的免疫程序进行免疫。也有个别兔场,经过这几年的免疫预防,兔瘟几乎不发生了,就放松了兔瘟的免疫接种工作,致使兔瘟仍在一定区域内零星发生。本次疫病的发生就是因没按免疫程序进行免疫接种即麻痹大意所引起。
  3.笔者建议采用的免疫程序为:仔兔在30日龄时首免兔瘟疫苗,55~60日龄时加强免疫1次兔巴二联疫苗。以后每隔3~4个月注射1次兔瘟疫苗或兔巴二联疫苗。如兔场经常发生免疫失败,就需要定期检测兔体的抗体水平,以便及时变更免疫程序。

畜牧家禽网编辑:agronetfeiyang

首页 打印 字体 [ ]

转发到: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本网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所有文字、数据、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所有,任何企业、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使用。凡经本网协议授权,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因互联网信息的冗杂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网无法及时联系到所转载稿件的作者,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作者见稿后两周内及时来电或来函与“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联系。
本站所用的字体,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权,请告知我们 service@agronet.com.cn,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