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畜牧家禽网 [ 请登录 ] [ 免费注册 ]
首页 | 郑重申明 | VIP服务 | 加入收藏 | 网址导航 | 农业网

畜牧家禽网首页 >  资讯中心 >  疾病防治 >  如何做好鸭病毒性肠炎的防控

如何做好鸭病毒性肠炎的防控

畜牧家禽网  时间:2013/1/28 13:35:00 来源:阿里牧 阅读数:

  (一)病原及流行特点鸭病毒性肠炎俗称鸭瘟,病原为鸭肠炎病毒,该病主要发生于鸭,不同年龄、性别和品种的鸭都易感。以番鸭、麻鸭易感性较高,北京鸭次之,30日龄以内雏鸭较少发病。自然感染潜伏期通常为2~4天,在人工感染时小鸭较大鸭易感,自然感染则多见于大鸭,尤其是产蛋的母鸭,这可能由于大鸭常放养,有较多机会接触病原而被感染。某些野生水禽感染病毒后可成为传播该病的自然疫源和媒介。调运病鸭可造成疫情扩散。当鸭瘟传入易感鸭群后,一般3~7天开始出现零星病鸭,再经3~5天陆续出现大批病鸭,疾病进入流行发展期和流行盛期。鸭群整个流行过程一般为2~6周。如果鸭群中有免疫鸭或耐过鸭时,可延至2~3个月或更长。
  (二)临床症状因该病自然感染的潜伏期为3~5天,人工感染的潜伏期为2~4天。病初体温升高达43℃以上,高热稽留。病鸭表现精神萎顿,头颈缩起,羽毛松乱,翅膀下垂,两脚麻痹无力,伏坐地上不愿移动,强行驱赶时常以双翅扑地行走,走几步即行倒地,病鸭不愿下水,驱赶入水后也很快挣扎回岸。
  病鸭的特征性症状:流泪和眼睑水肿。病初流出浆液性分泌物,使眼睑周围羽毛粘湿,而后变成粘稠或脓样,常造成眼睑粘连、水肿,甚至外翻,眼结膜充血或小点出血,甚至形成小溃疡。病鸭鼻中流出稀薄或粘稠的分泌物,呼吸困难,并发生鼻塞音,叫声嘶哑,部分鸭见有咳嗽。病鸭下痢,排出绿色或灰白色稀粪,肛门周围的羽毛被污染,严重者肛门外翻,翻开肛门可见泄殖腔充血、水肿、有出血点,很有诊断价值。部分病鸭在疾病明显时期,可见头和颈部发生不同程度的肿胀,触之有波动感,俗称“大头瘟”。
  (三)治疗措施关于该病的治疗,在防疫的过程中应用各种化学药物、抗生素以及中草药对病鸭进行治疗实验都没有取得良好效果。迄今尚未找到特效药,该病应以预防为主,免疫疫苗效果可靠。对发病的鸭群,常有如下几种治疗的方法。
  1.高免血清疗法。给病鸭每羽颈背部皮下注射高免血清1毫升。此方法适于该病的早期治疗,有一定疗效。注射时针头应严格消毒,最好每鸭1针,以避免病原的传播。
  2.高免卵黄疗法。给病鸭每羽颈背部皮下注射高免卵黄2毫升,同时口服高免卵黄液2毫升。
  3.鸭瘟鸡胚胚化弱毒苗紧急接种法。对病鸭注射鸡胚化弱毒苗1,要做到每鸭1针。在目前没有特效药的情况下,只有紧急接种疫苗才能减少损失。
  4.干扰素疗法。每只成鸭肌注1毫克聚肌胞,3天1次,连用2~3次。
  5.中药疗法。紫花地丁、大蒜、大血藤、香附子、萱草根各30克,陈皮、枇杷叶各15克,车前草10克,煎成100毫升药水,每只每次口服1毫升,每天3次,连用1周。
  (四)预防措施控制该病要加强预防。预防应从消除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对易感鸭进行免疫接种等几方面着手。
  1.首先不从疫区引进种鸭、鸭苗或种蛋。引种时要进行严格的检疫,鸭避免接触被污染的用具和运载工具。健康鸭禁止到该病流行的水域地区放牧。
  2.加强饲养管理,搞好环境卫生,提高鸭群的抵抗力。严格执行卫生消毒制度,鸭舍、运动场、饲养用具保持清洁卫生,定期用10%的石灰乳和5%的漂白粉消毒。
  3.切实做好免疫预防接种。免疫母鸭可使雏鸭获得被动免疫,但到13日龄时,雏鸭体内的母源抗体会迅速消失。对受威胁的鸭群应用鸭瘟弱毒疫苗免疫。20日龄雏鸭开始首免,每只肌肉注射0.2毫升,5个月后再免疫接种1次。种鸭每年接种2次,产蛋鸭在停产期间接种,一般鸭在免疫1周内产生免疫力。3月龄以上鸭肌肉注射1毫升,免疫期可达1年。

畜牧家禽网编辑:agronetfeiyang

首页 打印 字体 [ ]

转发到: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本网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所有文字、数据、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所有,任何企业、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使用。凡经本网协议授权,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因互联网信息的冗杂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网无法及时联系到所转载稿件的作者,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作者见稿后两周内及时来电或来函与“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联系。
本站所用的字体,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权,请告知我们 service@agronet.com.cn,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