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畜牧家禽网 [ 请登录 ] [ 免费注册 ]
首页 | 郑重申明 | VIP服务 | 加入收藏 | 网址导航 | 农业网

畜牧家禽网首页 >  资讯中心 >  行业动态 >  内蒙古:招工难卡住牧场发展路

内蒙古:招工难卡住牧场发展路

畜牧家禽网  时间:2013/4/17 9:22:00 来源:中国畜牧兽医报 阅读数:

  【导语·中国畜禽网同样,和林格尔县舍必崖乡范乐牧场老板范锁桂这几天也正为招工的事发愁。由于人手不足,牧场的工作又不等人,现在不仅他夫妻俩,连在呼和浩特市工作的一双儿女也都被叫回来干活儿了。  

  今年开春,对内蒙古托克托县友和牧场化殿敏场长来说,最头疼的事不是自家牧场里做不完的营生,而是如何能招到称职的员工。为此,他经常驱车60多公里赶往呼和浩特火车站,去迎接外地答应来牧场看看的求职者。“牧场的工作又脏又累,本地人不愿干,外地人觉得条件不好、待遇不高也不愿来”,化殿敏说,更恼火的是,有时刚接过来一拨人,上一拨的人就已经走了。

  同样,和林格尔县舍必崖乡范乐牧场老板范锁桂这几天也正为招工的事发愁。由于人手不足,牧场的工作又不等人,现在不仅他夫妻俩,连在呼和浩特市工作的一双儿女也都被叫回来干活儿了。范锁桂告诉笔者,他的牧场离和林县城有一个半小时的车程,而且工作枯燥繁重,外地人根本不会来,所以只能在周边的村雇人,而且只能雇到上了年岁的人,即使这样,年前的一批工人回来的也没有几个。

  近日,笔者在采访中发现,本来春季对牧场来说是一个繁忙的季节,除了平时饲喂和清粪工作外,防疫与繁育犊牛的任务也很繁重。但此时,许多牧场却很难招到合适的工人。究其原因,就如化殿敏和范锁桂说的几条:工作环境差、枯燥繁重、待遇不高、福利没保障。

  对于奶牛养殖业本身的工作环境和性质来说,在劳动力市场上和其他一些行业竞争中,必然处在弱势地位。牧场招工难并不是近期才出现的,历来就是个“老大难”,为解决这一问题,许多牧场没少想办法。化殿敏的做法简单明了,直接提高工人的工资待遇,并按工种和技术熟练程度区别对待。为了招工,范锁桂还学会了上网,一有时间他就在各大人才网站、畜牧业相关网站发布牧场招聘信息,但从目前来看,他们的这些做法并没有使目前的现状得到改变。

  作为农业领域的基础产业,奶牛养殖业的健康发展关系着国计民生,一直深受国家和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特别是今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了建立“家庭农场”,各级政府也相应制定了加大扶持力度的配套措施。2008年以来,随着散户奶农的逐渐退出,我国奶牛养殖集约化、规模化的步子迈得越来越快,一大批现代化程度高的标准化牧场如雨后春笋般地发展起来。但是,在笔者看来,一些地区在重视牧场硬件建设的同时,忽略了真正核心竞争力——人员管理方面的投入。据笔者调查,一些牧场不仅专业兽医、营养师等人才极度缺乏,而且在普通工人招聘方面同样也面临招工难、留人更难的现状,牧场招工难已成为困扰牧场发展中最棘手的难题,严重制约牧场发展。

  其实,从本质上分析,牧场招工难并不完全是行业本身的问题,看似与薪酬和资金挂钩,实际上折射出我国产业升级及社会转型所带来的一系列困境,劳动力流动性增强,劳动人员自我需求意识提升。从市场角度看,目前我国原奶收购价格的制定仍然不规范,乳企握有话语权,导致牧场经济效益和利润水平难以稳定,这多少也影响求职者的心理预期。另外,改变牧场招工难现状,还需从技术层面推动,提高牧场的现代化管理水平,多从优化人员管理方面下功夫,设计出吸引人、留住人的合理薪酬方案和建立现代化牧场管理岗位绩效考核制度。员工是牧场发展的无形资产,只有员工管理到位、员工长期稳定,牧场才能稳步发展。

  牧场用工难不仅需要企业积极应对,更需要各级政府部门的关心和支持,在可能的条件下应为企业减负,在流动劳动人员管理上放宽限制,同时加强对劳动人员的职业培训。

畜牧家禽网编辑:agronetzd

首页 打印 字体 [ ]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本网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所有文字、数据、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所有,任何企业、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使用。凡经本网协议授权,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因互联网信息的冗杂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网无法及时联系到所转载稿件的作者,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作者见稿后两周内及时来电或来函与“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联系。
本站所用的字体,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权,请告知我们 service@agronet.com.cn,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