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网 时间:2014/3/5 8:55:00 来源:中国畜牧兽医报 阅读数:
【导语·中国畜禽网】2013年下半年以来,市场成品奶零售价格持续上涨,辽宁奶牛养殖户苦乐不均。2013年,沈阳市养殖户向奶站销售的原料奶价格全年保持在每公斤3.1元左右;阜新市则在11月份以后涨为每公斤3.3元。
2013年下半年以来,市场成品奶零售价格持续上涨,一线养殖户却出现苦乐不均的收益格局。根据辽宁省物价局对奶牛养殖重点市、县的调查,养殖户销售渠道的不同是形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
向奶站销售。这是大多数中小规模养殖户的主要销售方式。此种方式销售,养殖户没有议价权,价格较低。2013年,沈阳市养殖户向奶站销售的原料奶价格全年保持在每公斤3.1元左右;阜新市则在11月份以后涨为每公斤3.3元。
协议销售。养殖户直接与乳品企业签订协议,这是较大饲养规模的养殖户采取的主要销售方式。此种销售方式价格比奶站高,但企业一般不与中小规模养殖户签订协议。朝阳市2013年上半年协议价格为每公斤3.4元,下半年逐步涨至4.6元,上涨了35%;沈阳市2013年上半年协议价格为每公斤3.8元,下半年逐步涨至4.2元,上涨了10.52%。
直接零售。养殖户通过消费者预订或直接到市场销售,是前两种销售方式的补充。此种方式销售,价格比前二种高,但销售数量不大且不稳定。2013年,沈阳、朝阳两市直接零售的原料奶价格上半年为每公斤5元,下半年为6元,上涨了20%。
加工后零售。极少数养殖户建立奶制品销售点(如奶吧、奶茶店)销售。虽然销售价格高,但经营风险大。2013年朝阳市鲜奶吧的鲜奶零售价格始终保持在每公斤10元。
上述几种方式中,下半年价格与上半年价格比较,协议销售方式的价格上涨最多,与乳品企业奶源价格上涨情况相符,养殖户较多分享了成品奶价格上涨的好处;直接零售方式的价格随成品奶价格波动,且下半年直接零售奶比销向奶站的量有所增加,是小规模饲养户分享成品奶价格上涨好处的主要原因;向奶站销售方式的价格无明显上涨,主要是由于奶站具有地域垄断性,养殖户无议价权,只能接受奶站压价,故较少分享到成品奶价格上涨的好处。虽然如此,但原料奶销售渠道始终会受饲养规模、地理位置及管理者能力的影响,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养殖户无力改变。由此看来,应大力推进奶牛规模化养殖,规划建设现代养殖小区或者“托牛所”,推进散户养殖向规模养殖过渡,向家庭农场方向发展;并且通过专业、科学的饲养,既可提高奶牛单产水平和牛奶质量,也有利于建立养殖户和乳品企业之间的直接采购关系,是农户增产、增收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