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网 时间:2014/7/8 9:57:00 来源:中国畜牧网 阅读数:
乐山市沙湾区畜牧局机关有在职干部23人,其中共产党员13名。近年来,畜牧局机关党支部积极探索为民服务新方法,初步形成“连心卡+服务队”新模式,充分发挥了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有效解决了广大养殖户生产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难题。
一、背景与起因
沙湾区辖13个乡镇127个行政村,有畜牧兽医工作者200余人,各类养殖户近3万户,其中绝大多数属于散养户,业主十分缺乏养殖技术。几年前,养殖户遇到难题时不知如何联系畜牧兽医工作者,只能靠拨打市(区)长热线请求解决,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受到严重损害。推行“连心卡+服务队”新模式,是畜牧局党支部探索的一项创新举措,目的要改进作风、转变职能,整合技术资源,*限度地满足养殖户的相关需求和合理诉求。主要有三个方面原因:
一是加强基层党建的需要。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要“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这为新形势下基层党组织建设指明了新的方向、赋予了新的定位。联系畜牧局工作实际,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共产党员先锋行动”为引领,把服务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服务群众作为根本取向,服务养殖业主作为基本要求,引导激励党员干部在助农增收中充分展示新作为、新形象、新业绩。
二是转变工作作风的需要。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直接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能否实现。畜牧系统要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切实改进工作作风、提高服务能力,随时了解掌握养殖户的期待与需求;要坚持以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为根本标准,继续发扬好本系统的“牛马”精神,“甘为养殖户的孺子牛、勇当技术上的千里马”,切实帮助解决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
三是满足群众诉求的需要。养殖业包含猪牛羊、鸡鸭鹅等畜和禽2大类10多个品种,每个品种在饲养管理、疫病防控等方面技术要求差距很大。养殖业从业者年龄普遍偏大,文化程度偏低,懂技术、善管理、会经营的比例不到40%。业主对市场预测准确度低、规避风险能力差、新技术应用推广慢,对饲养管理、疫病防控、产品销售等方面的技术需求大。这就要求畜牧系统党员干部,必须积极主动协助业主解决生产生活中遇到的一系列问题。
二、做法与经过
党支部采取“连心卡+服务队”这一模式,推行“保姆式+零距离”服务方式,坚持在最短的时间、用最好的技术满足群众在养殖上的一切需求。
(一)印发服务连心卡,解决联系不上的难题。针对养殖户很难找到专业技术人员的状况,党支部制作了印有领导班子成员、党员技术骨干等联系方式的《党员服务连心卡》,下发到全区2000多个规模养殖户手中,帮助提供政策咨询和技术服务,极大方便与群众之间的沟通联系。《连心卡》上人员由三部分组成:监督执法、疫病防控、技术指导,每部分都实行层级管理,养殖户根据个人需求进行对口联系,所有问题都能在最短时间内帮助解决。
(二)组建先锋服务队,解决服务不周的难题。以提高服务水平为立足点,党支部组建了1支由领导和专家组成的高素质党员先锋服务队伍,定期和不定期沉下去开展业务咨询和技术服务,主动为群众做好事、解难事、当“保姆”。动员全系统的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在13个乡镇分别成立1支先锋服务分队,哪里的养殖户有需求,哪里就有党员先锋服务队的身影。在每个村还配备1名专职技术人员,坚持“零距离”为养殖户服务。
(三)开展技能大比武,解决技术落后的难题。提高技术水平,满足群众渴望是开展“零距离”服务的前提。近年来,党支部举办了一系列“兽医技能大比武”活动,组织全系统党员干部和技术人员,到包括台湾在内的省内外进行考察培训,到包括农业部在内的全国及省、市、区参加比武比赛,用世界养猪强国-丹麦等国际国内最先进的技术指导养殖户生产。大家普遍认为:“兽医大比武,比的就是服务群众的技能,比的就是共产党员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三、成效与反响
“连心卡+服务队”模式拓展了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的新途径,增强了党员干部转变作风、扎根基层的信心和决心,区畜牧局机关党支部也由软弱涣散党支部一跃跨入先进基层党组织行业,区畜牧兽医协会也被四川省科协评为本行业中*的先进协会。
(一)提高了工作效率。解决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就是把现在的交通优势、通讯优势与技术优势结合起来,在第一时间帮助群众排忧解难。2012年的一个周末,踏水镇金河村民吴世兴饲养的60多只母羊突发疾病、心急如焚,有12只已急性死亡,于是通过《党员服务连心卡》立即联系上区畜牧局带班领导。副局长、中共党员、高级兽医师陈海滨同志在1小时内赶到现场,确诊病因为农药中毒,并开出了治疗处方。吴世兴按照处方经过2天的精心治疗,发病山羊除当时死亡的外全部痊愈,挽回直接经济损失5万多元。村“两委”特意送来“学雷锋创先争优,助群众妙手回春”的锦旗,以感谢党员帮助其养殖户排忧解难。
(二)提高了业务水平。党支部不断深化“党员人才工程建设”,努力把服务业绩突出的优秀分子培养成党员,把服务业绩突出的优秀党员培养成业务骨干。近年来,畜牧局机关新发展党员3名,交流提拔使用优秀党员干部5名,3名干部因工作成绩出色被借用到重要部门工作,提高了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局长助理谢伟同志撰写的《猪圆环病毒Ⅱ型疫苗在圆环蓝耳感染猪场免疫试验比较》,被*核心期刊《畜牧与兽医》收录,他代表四川参加“全国畜产品安全检测大比武”,荣获个人三等奖并被央视第7套节目播出。机关党员刘雪梅同志踊跃参加沫若廉政文化知识竞赛,在决赛中荣获全区二等奖。嘉农镇养蜂大户谭光树的产品受到央视《舌尖上的中国》节目的广泛宣传。
(三)提高了服务质量。先锋服务队开展活动以来,解决了养殖户急需的问题近1000个,深受各级媒体和人民群众的好评。踏水镇公坪村养鸡户朱建军送来“真心诚意走基层、雪中送炭解民难”的锦旗,《乐山日报》头版头条对畜牧局联系服务群众做法进行专题报道,《人民日报》也刊载了《四川省乐山市沙湾区兽医苦练技能——争当养殖户的“猪保姆”、开展兽医技能大比武》的文章,首次对沙湾区的畜牧兽医工作进行深度报道。目前,党员服务队正在生动演绎服务群众的新景象,运用世界养猪强国丹麦的技术和设备引进康瑞公司建设3万头生猪标准化示范场,用中国牧羊集团技术指导明仕公司建设50万只蛋鸡养殖场,用省内先进技术吸引一房地产公司已经签订8000头肉牛养殖项目,极大地促进了全区现代畜牧业的跨越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