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网 时间:2014/8/14 9:25:00 来源:中国城乡金融报 阅读数:
【导语·中国畜禽网】国务院领导在青海考察调研牧区发展和扶贫工作时强调,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牧区工作方针政策,把畜牧业发展建立在科技创新的基础上,依靠政府与市场的双重驱动,将科学发展与生态环保有机结合起来,是实现我国畜牧业现代化、集约化、可持续发展的有效出路。
7月底,国务院领导在青海考察调研牧区发展和扶贫工作时强调:牧区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牧区工作方针政策,积极发展现代草原畜牧业、特色农业、旅游业等优势产业,促进农牧民增收致富,努力建设生态良好、生活宽裕、经济发展、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的新牧区。
畜牧业对于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牧民收入、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目前我国畜牧业以粗放式经营为主,产业化、现代化水平较低。笔者认为,为促进我国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需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继续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发挥宏观引导和扶持功能,在基础设施建设、生态保护、农业保险、扶贫开发等方面加大政策性补贴和投入,巩固畜牧业良性发展基础。一方面,根据畜牧业的发展现状和特点,使现有的保障政策和措施落实到位;另一方面,根据畜牧业的发展趋势和规划,适时进行政策动态调整,确保畜牧业支持政策的持续性和有效性。
灵活运用市场调节机制。就畜牧业而言,投资大、风险大、污染大,贷款难、用地难、保险难,这“三大三难”是制约畜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通过市场的调节作用,优化产业布局和资源配置,吸引包括民营资本、境外投资在内的更多资本投向畜牧业,既能解决我国畜牧业的资金瓶颈,也能增强畜牧业发展的活力,使畜牧业真正成为我国农业产业中发展最快、最具竞争性的行业。
加快实施科技创新推广。科技水平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畜牧业的生产力水平。据测算,十一五期间我国畜牧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5%,科技已成为推动畜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目前,我国畜牧业面临着资源、生产成本、劳动力、环境保护等日益突出的问题,对畜牧业的健康发展构成挑战。在资源环境约束不断加剧的情况下,只有通过科技创新与推广,才能实现畜牧业由粗放型向集约型、效益型转变,实现产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协调统一。
积极促进人力资源建设。我国畜牧业发展方式的转变,不仅仅是畜牧业生产、技术的改变,还包括从业人员认识、能力的更新和改变。要从根本上提高我国畜牧业的发展水平,人是最为关键的因素。要加强对畜牧业科技人员的培养,强化畜牧业实用技术的应用推广,通过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培养方式,提高畜牧业从业人员对现代畜牧业的认识水平和科学养殖水平。
总之,把畜牧业发展建立在科技创新的基础上,依靠政府与市场的双重驱动,将科学发展与生态环保有机结合起来,是实现我国畜牧业现代化、集约化、可持续发展的有效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