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畜牧家禽网 [ 请登录 ] [ 免费注册 ]
首页 | 郑重申明 | VIP服务 | 加入收藏 | 网址导航 | 农业网

畜牧家禽网首页 >  资讯中心 >  市场评论 >  “猪周期”不再有 种猪质量成关键?

“猪周期”不再有 种猪质量成关键?

畜牧家禽网  时间:2015/3/23 16:58:00 来源:中国畜牧网 阅读数:

  “生猪价格在5.4元/斤上下徘徊,一头猪出栏要折本三四百块钱。”近日,单县生猪养殖户季宝金对笔者说。

  三年一轮的“猪周期”已不再明显,养殖利润高峰期,每头赚200元至700元,低谷期,每头折本200元至400元。

  许多养殖户还记得,2013年春节前猪价走低,历经2014年的“寒冬”,2015年依然“寒气”未尽。

  养猪进入“新常态”,养殖户将何去何从?

  调查表明,2014年1月初至4月中旬,我市(菏泽市,下同)生猪价格连续16周持续下降,4月中旬降至最低点,之后价格开始回升,至5月中旬,价格连涨4周,之后平稳回落,6月中旬开始上涨。临近春节,生猪价格不涨反跌。春节前是猪肉销售高峰期,大量养殖户价格预期较高,存有惜售和观望心理,该出栏的不出栏,造成“压栏”,猪场存栏量大,市场供大于求。

  此后生猪价格一路下跌,4月中旬跌至“冰点价”每市斤不足5元,比当年最高下跌了34%,猪粮价低至红色预警域,养殖户每头生猪亏损300元左右。虽然国家启动了6.5万吨的猪肉冷冻储备,但相比全国每年的猪肉总产量,还是杯水车薪,收储的规模仍明显不足。表现在市场上就是生猪供应量有增无减,猪肉供大于求,价格继续低位运行。

  5月下旬,我市生猪价格平稳回落,7月下旬每市斤6.5元。专业人士称,由于当时段猪肉消费仍处于传统淡季,不具备猪价全面恢复上涨的动力。从全国来看,生猪存栏比较稳定、年出栏7亿余头,规模化养殖的出栏量比重大幅攀升,但同时,利润被压缩、盈利微弱。采访中听到一个“有趣”的现象:夫妻养殖户养了十几头猪,悉心喂养,成本下降,多年来未赔钱。但数百头的规模养殖场,几乎都赔本。

  据悉,国外生猪价格并不高,但利润不低,原因是生产和管理水平高,关键在良种。长期追求数量型发展,忽视对种猪遗传性能的改良,造成了目前种猪遗传性能低下、优质种猪供应不足。我们当地年更新需要的种猪有60%以上依靠外调,正陷入引种—维持—退回—再引种的不良循环。如此,一是造成种猪质量良莠不齐,其次带来极大生物安全隐患,再是母猪年提供断奶仔猪数不足16头,严重制约了生猪产业发展。

  一位退出养殖业的“大户”告诉笔者,随着消费结构的调整和规模化发展的推进,猪肉的供给已基本满足需求,有的年份会出现供大于求。

  2013年春节前走入低谷的生猪价格,到今天的徘徊不前,足已说明产业效益在下降,“猪周期”已不再明显,生猪产业进入一个新的调整期,一味追求规模增长的数量型发展方式很难再延续。在从数量型增长向质量型增长转型的过程中,种猪质量成为发展的“关键词”。

畜牧家禽网编辑:agronetshenqi

首页 打印 字体 [ ]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本网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所有文字、数据、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所有,任何企业、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使用。凡经本网协议授权,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因互联网信息的冗杂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网无法及时联系到所转载稿件的作者,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作者见稿后两周内及时来电或来函与“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联系。
本站所用的字体,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权,请告知我们 service@agronet.com.cn,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