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克塞尔羊主要繁殖在荷兰。在19世纪中叶,由当地沿海低湿地区的一种晚熟但毛质好的母羊同林肯羊和来斯特公羊杂交培育成的。生产性能:公羊体重110~130千克,母羊70~90千克。剪毛量5~6千克,毛长10~15厘米,毛细50~60支。特克塞尔羊早熟,羔羊生长快,4~5个月龄体重可达40~50千克。屠宰率55%~60%。产羔率150%~160%。对寒冷气候有良好的适应性。特克塞尔羊已被引入到德国、法国、英国、 比利时、美国、捷克、印尼和秘鲁等国,作为这些国家推荐饲养的优良品种和用做经济杂交生产肉羔的父本。60年代初法国曾赠送我国一对特克塞尔羊,饲养在中国农业科学院畜牧研究所。我国黑龙江大山种羊场1995年引进该品种公羊10只、母羊50只。
杜泊羊不受季节限制,可常年繁殖,母羊产羔率在150%以上,母性好、产奶量多,能很好地哺乳多胎后代。杜泊羊具有早期放牧能力,生长速度快,3.5-4月龄羔羊,活重约达36千克,胴体重16千克左右,肉中脂肪分布均匀,为高品质胴体。虽然杜泊羊个体中等,但体躯丰满,体重较大。成年公羊和母羊的体重分别在120千克和85千克左右。山东省是全国养羊大省,绵羊品种资源丰富,如小尾寒羊、大尾寒羊和洼地绵羊等,这些品种存在一个共同的缺点,即生长发育慢和出肉率低,虽然小尾寒羊相对生长速度较快,但出肉率低却是其明显的不足之处。因此,引进杜泊羊对上述品种进行杂交改良,可以迅速提高其产肉性能,增加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波尔山羊: 是一个优秀的肉用山羊品种。该品种原产于南非,作为种用,已被非洲许多国家以及新西兰、澳大利亚、德国、美国、加拿大等国引进。自1995年我国首批从德国引进波尔山羊以来,许多地区包括江苏、山东、陕西、山西、四川、广西、广东、江西、河南和北京等地也先后引进了一些波尔山羊,并通过纯繁扩群逐步向周边地区和全国各地扩展,显示出很好的肉用特征、广泛的适应性、较高的经济价值和显著的杂交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