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网 来源:株洲网 阅读数:
靠种植蔬菜,白手起家,10年时间,她建起了一个年产值近千万元的农庄,接纳农民社员950人就业,带动当地许多农民致富。
邱婷,一个学酒店管理专业的80后女子,回到醴陵农村,将青春和汗水融入田野,成为一名农场主。2015年,她作为株洲市*从事种植行业的农村代表参加湖南省第十二次妇女代表大会。2016年,她的“鑫莉胜家庭农场”被评为株洲市巾帼示范基地。
关闭鞭炮厂,及时转向种蔬菜
8月19日,记者来到醴陵市李畋镇富里村,穿过一片绿油油的稻田,顺着路边“醴陵市鑫莉胜家庭农场”的标识牌,找到了女农场主邱婷。顶着火辣辣的日头,她打着赤脚,满头大汗,正在蔬菜基地里采摘苦瓜。
虽在农场里劳作,但她给人的感觉却不像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农民。她利落的短发,染成了时髦的栗色,简约精致的耳钉,很是耐看。
1999年,中专毕业的她,没有留恋城市的繁华,而是回到醴陵农村结婚生子,与丈夫开了家小型鞭炮加工厂。2006年,国家淘汰落后产能,邱婷寻思着改行,把目光瞄向了大棚蔬菜种植业。
一开始,有不少质疑的声音,但她没有理会,拿出全部积蓄3万余元,开始了艰辛创业。没钱请人,就自己动手。脱下高跟鞋,她白天在田地干活,清晨去周边的菜市场卖菜。“那段时间,夜里,觉也睡不安稳,常担心突降暴雨冲毁了菜地,心里压力很大。”她笑着说。
凭着一股不服输和实干的劲,2008年,她的种植事业逐步走上正轨,蔬菜开始畅销长沙、湘潭、萍乡等地。
建立农庄后,她又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
“种地大多数农民都会种,可要种好,可不简单。”1980年出生的邱婷有着现代“新农民”理念,在传统模式中不断创新,不断取得突破。
她的农场,秉持“生态种植”的理念,创新“菜-稻-菜”的轮作种植模式。上半年种蔬菜,下半年种水稻,蔬菜留下的苗当水稻的肥料使用,这样生产出来的蔬菜病虫害极少,不需喷晒农药。2008年,她的种植基地通过了株洲市农业安全检查,被认定为无公害蔬菜基地。
2015年,邱婷由种植大户向农场转型,成立“醴陵市鑫莉胜家庭农场”。2016年,她成立了醴陵市皓缘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采取“合作社﹢农场﹢农户”的运营模式,带动自主创业24人,实现销售收入300余万元。
现在的她,每一天,都是忙碌的。她在试验,想探索出一种无土壤栽培种植新技术;还去徐州、南京、贵阳等地参加电子商务、农业种植销售、质量安全监管等学习。谈到未来,她描绘得十分清晰,力争3到5年,蔬菜总产量达到9000吨以上,建立自己的集约化育苗工厂和蔬菜深加工企业,50%以上的蔬菜实现品牌标识销售,合作社的菜农每年人平增收10000元以上。
①本网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所有文字、数据、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所有,任何企业、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使用。凡经本网协议授权,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因互联网信息的冗杂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网无法及时联系到所转载稿件的作者,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作者见稿后两周内及时来电或来函与“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