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网 来源:七台河市政府 阅读数:
五年春华秋实,尽在点滴。过去五年,七台河市全面实施“农业特产之乡”战略,克服了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的冲击,保持了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
五年来,农业绿特色产业在七台河大地上不断发展壮大。绿特色农业经济发展步伐加快。具有规模效应的经济作物有白瓜籽、杂粮杂豆、高钙菜、棚室葡萄、小毛葱、万寿菊、甜叶菊、蓝靛果等20多个品种,初步形成了宏伟白瓜、三胜杂粮杂豆、长兴特色蔬菜、吉祥小毛葱、联友葡萄、青山西甜瓜、东风木耳等特色基地。七台河市特色经济作物面积稳定在30万亩左右。为促进特色农业提档升级,七台河市积极引导企业开展农产品“三品一标”认证,提升优质农产品品牌效应,让农产品品牌创出滚滚财源。目前,无公害农产品认证231个,绿色食品标识37个,有机食品标识31个,地理标识认证4个。2016年荣盛达食品有限公司新进了纯酿生抽、尚品鲜、儿童酱油等3个绿色食品标识。绿特色农产品搭上“互联网+”的快车,加速拓宽了销售渠道,七台河市已有30多家农业龙头企业和200多家农民合作社8大类近100个品种的产品在各大网络交易平台销售。黑龙江农业信息网“生态龙江”开辟了七台河市地方馆,七台河市5大类53个优质农产品进入销售平台。
农业产业化程度和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升。五年来,农民人均纯收入与粮食总产量不断攀升。2015年,七台河市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11年的8241元上升到10687元,预计今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将实现6%的增长目标,达到11328元。与此同时,2015年的七台河市粮食生产总量统计部门认定的数据为18.8亿斤,比2011年增加3.6亿斤。2016年粮食总量经农业技术部门实割实测,测产数据为23.10亿斤。与这两组数据相对应的是产业化程度稳步提高。目前,七台河市规模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46家,其中*2家、省级16家。七台河市已建成一批规模优势农产品基地,标准化生产基地面积近90万亩,占七台河市耕地总面积的34.68%。大豆、水稻、玉米、烤烟、甜叶菊、万寿菊、生猪、肉鸭等标准化基地建设已具雏形。参与产业化经营的农户达3.8万户,占七台河市农业人口的40.86%。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也稳步提升。新组建大型农机专业合作社12个,总数达到19个,拖拉机达到1.79万台,配套农机具2.21万套,农业机械总动力68.8万KW,综合机械化程度达到92.8%,提高10余个百分点。每年推广农业高产栽培技术模式20项以上。水稻育苗大棚达到5404栋,分别在金刚、中江、全乐、青山等村新建了4个智能催芽车间,2016年浸种催芽种子总量达到60万斤,七台河市水稻大棚育苗覆盖率达到93.6%,基本普及了水稻大棚育秧技术。
放眼七台河市,五年来,众多的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断从阡陌间崛起,有力促进了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增强了农村发展活力。2016年,七台河市在工商部门登记注册的各类农民合作社已达855家,较2011年增加674家,入社社员达3万人,带动农户5万多户,约占七台河市农村户数的50%。达到星级的合作社有99家,其中四星级合作社16家;登记备案的家庭农场175个。
美丽乡村建设助推乡村美丽蝶变。5年来,七台河市新铺修农村道路380多公里,新建文化活动广场37个;建成15所乡镇寄宿制学校,17个乡镇全部建成卫生院,220个行政村全部建成标准化卫生所和农家书屋;对红鲜村等8个村屯进行了整村搬迁。坚持每年开展“三清”“五洁”等农村环境集中整治活动,农村的村容村貌发生了巨大变化。2016年,市财政预算列出100万元的美丽乡村建设专项资金。勃利县财政列出了美丽乡村建设专项资金1100万元。
农村改革激活“一池春水”。5年硕果的背后,是毅然深化农村改革的勇气和执行力。自2014年深化农业改革以来,七台河市先行在大四站的联合村、立新村进行土地确权试点村。2016年全面启动了土地确权颁证登记工作,现已完成确权登记外业测量工作的乡镇8个、村127个,完成土地实测面积160万亩,占家庭承包耕地总面积的81%。全年将完成七台河市85%以上村的外业测量工作。开展农业金融改革试点,下发了《七台河市农业产业发展引导资金使用和管理的实施意见》,以2000万元农业产业发展引导资金,撬动市农村信用社贷款资金4亿元,用于农业新型经营主体的发展和壮大,为67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放款15174.18万元。积极引导土地有序流转,2016年七台河市流转土地面积98万亩,占家庭承包经营面积的50%。
回眸五年,七台河市农业硕果累累。展望未来,以绿特色发展引领现代农业新跨越的步履将更加坚定。
①本网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所有文字、数据、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所有,任何企业、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使用。凡经本网协议授权,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因互联网信息的冗杂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网无法及时联系到所转载稿件的作者,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作者见稿后两周内及时来电或来函与“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