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畜牧家禽网 [ 请登录 ] [ 免费注册 ]
首页 | 郑重申明 | VIP服务 | 加入收藏 | 网址导航 | 农业网

畜牧家禽网首页 > 技术中心>  特色产业 >  蓬勃发展的荥阳特色农业(图)

蓬勃发展的荥阳特色农业(图)

畜牧家禽网  来源:互联网 阅读数:

  郑州荥阳位于河南省中部,地处黄河流域与淮河流域共聚处、黄河中下游分界处,是中国早期农业文明的主要发祥地之一。荥阳属平原半丘陵地区,温带季风性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年均日照2322小时、降水量608.2毫米;黄河沿市境西北流过,岸线长达45公里,地上地下水资源丰富,土壤结构好,土质肥沃,为发展农业提供了良好条件。

  近年来,荥阳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农业稳市发展战略,以“服务郑州、优化生态、繁荣经济、富裕农民”为目标,按照“区域化布局、产业化发展、示范区推进”的思路规划部署,以“一带五区”都市型现代综合农业示范区建设为抓手,发挥优势,突出特色,不断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大力发展粮食、蔬菜、林果、畜牧四大产业。先后编制完成了7万余亩沿黄现代渔业、6万亩河阴石榴、4万亩绿色蔬菜等示范区和13万亩南水北调干渠花卉苗木产业带的发展规划,并投资1亿元进行了沿黄现代渔业、河阴石榴、绿色蔬菜等示范区核心区建设,投资1亿元进行了9700亩都市生态农业示范园建设。2014年,沿黄现代渔业示范区被农业部确定为“荥阳国家现代渔业示范区”。现拥有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4个,无公害农(畜)产品40个、绿色食品25个,建成农业标准化基地12个、畜牧标准化养殖场14个。荥阳现有特色农产品生产企业400余家,注册农产品商标50余个,其中“博大”牌系列挂面被评为中国驰名商标,“三一”牌面粉被评为省著名商标,“新农村”牌豆芽、“奥利福”牌食用油、“邙山”牌大葱、“河阴”牌石榴、“滋品园”牌黄河鳖享誉省内外。

  坚持农产品品牌“走出去”战略。2016年1月15日,荥阳市政府在上海西郊国际农产品直销展示中心举办了首届荥阳名优特农产品上海推介会,荥阳馆开馆。2016年9月22日,在上海农展馆举办“2016荥阳河阴石榴及特色农产品上海推介会”。2016年9月28日,在上海农展馆、上海西郊国际农产品直销展示中心荥阳馆同步举办了“2016荥阳河阴石榴上海推广周”活动。截至2017年2月,荥阳向上海供应的名优特农产品达26个种类、110多个品种,供货总金额达360万元。荥阳市特色农产品在上海初步打开了市场,河阴石榴,荥阳柿饼、柿霜糖供不应求。柿霜糖还被评为“2016年华东旅游商品博览会科技创新产品”。

  河阴石榴

  荥阳是“中国石榴之乡”、中国八大石榴产地之一。河阴石榴是荥阳市最具代表性的特色农产品。

  荥阳石榴栽植源于汉代,距今有2100多年的历史。据《河南通志》记载:“安石榴峪在河阴县西北二十里,汉张骞出使西域,得涂林安石榴归植于此。”河阴石榴因原产河阴县,也就是现在的荥阳市高村乡、广武镇而得名。

  河阴石榴有四大优势,一是产品品质好。籽粒大,色泽鲜红,晶营剔透,极具可观性;糖度高,成熟果糖度高达18,而一般石榴糖度仅12左右;籽核软渣,可直接食用,不用吐籽;恰逢双节(中秋节、国庆节)期间成熟,是馈赠佳品,寓意“吉祥”、“百子百福”。从西汉到明清,千百年来河阴石榴一直是朝廷贡品,被誉为“历史名产”、“中州名果”。1993年,河阴石榴被评为郑州市十大历史名产;2007年被国家质监总局认定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008年通过国家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其栽培技艺被列入郑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2年被确定为全国农运会指定产品;2015年被列为第四批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二是基地规模大。20世纪90年代以来,荥阳市历届政府都把河阴石榴作为特色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持续出台优惠政策,推动产业跨越式发展。现已形成以起源地高村乡、广武镇为中心,沿黄河邙岭,东西横跨5个乡镇、长30公里的河阴石榴产业带。2016年,河阴石榴总种植面积达6万亩,总产量5万吨,产值6亿元,成为荥阳市除小麦、玉米之外种植面积*、产值最高的农作物,已发展河阴石榴生产专业村15个、生产企业(含合作社)65家。三是产品质量有保证。多年来,荥阳市一直把河阴石榴质量安全放在首位,严格按照绿色、无公害标准组织生产管理。2007年编制了河南省地方标准《地理标志产品——河阴石榴》,2010年编制了郑州市农业行业标准《河阴石榴无公害生产技术规程》,2009年河阴石榴起源地——高村乡被认定为河南省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河阴石榴被农业部认证为无公害农产品。目前,正在申报河阴石榴绿色食品认证。四是知名度高。从2005年开始,荥阳市已连续举办了十二届中国郑州河阴石榴文化节,从2014年开始,又连续举办了中国郑州河阴石榴花旅游文化节。2015年,首届中国石榴博览会在荥阳市召开。2013年,高村乡河阴石榴基地获批AA级风景区。

  荥阳柿子

  柿子在荥阳的种植历史可以追溯至2000多年前,且栽培一直比较广泛。《乾隆·荥阳县志》曾载:“今荥(阳)蚩蚩之众,为资生口计,种柿者十之有九。”近代中原一带流传有“河阴石榴砀山梨,荥阳柿子甜如蜜”的民谣。因种植历史悠久、品种繁多,其果肉金黄、透亮柔软、含糖量高、鲜嫩脆甜,素有“荥阳柿子甲天下”之美誉。“千年柿树万年槐”,柿树浑身都是宝,用柿子做成的产品种类多样,其中柿饼、柿霜为荥阳的传统特产,独一无二,食药两用,中外驰名,故有“柿霜饼唯荥阳独有”之美誉。在《本草纲目》《本草疏经》中,对柿霜的药用功效均有详细描述。新中国成立之前,荥阳柿霜糖就远销上海、广州、香港及东南亚各地,并被视为珍品。1993年,荥阳柿子与河阴石榴一并被评为郑州十大历史名产,2012年被农业部认定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009年,荥阳柿霜糖制作技艺成功申报为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荥阳现有柿树100余万株,品种主要有灰柿、水柿、火罐、八月黄等涩柿品种和洋丰、富有、次朗等甜柿品种,年产鲜柿6万吨、柿饼3000吨。每年10月20日~11月20日举办荥阳郑岗柿子文化旅游体验月活动。

  广武大葱

  广武镇栽培大葱的历史极其悠久,有史书记载,西汉时广武山已遍种大葱。另据《荥阳县志》记载,秦末楚、汉两军对峙于广武山,项羽命手下士兵多种大葱,作为抵御寒冷的食物;唐朝大将薛仁贵也曾在广武山取大葱为药,治愈感染风寒的士兵。广武大葱叶色浓绿,棵大、产量高,葱白长50~60厘米,直径4.5厘米,一般株高130~150厘米,单株重0.5~1公斤。据农业部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郑州)检测,广武大葱富含维生素C,铁含量是普通大葱含量的近2倍。广武大葱葱质细嫩脆无丝,口味辣中微甜,芳香味强,营养丰富,产量高,生、熟食均佳,在郑州及周边地区有很高的知名度。2009年广武大葱被国家质检总局登记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009年,广武大葱生产基地被评为河南省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2010年,郑州市发布了《广武大葱无公害生产技术规程》。先后注册有“霸王”牌、“邙山”牌、“鸿沟”牌三个商标。目前,广武大葱种植面积达1.5万亩,年总产量6万吨。

  黄河鲤鱼

  黄河鲤鱼居中国“四大名鱼”之首,驰名中外。黄河鲤鱼历史悠久,3000年前《诗经》有云“岂其食鱼,必河之鲤”,又有“洛鲤伊鲂,贵如牛羊”之说,向为食之上品。在古代医林篡药上也有记载“彩而金者,洛鲤最贵,江汉次之,昊会而下”,并有“一登龙门而身价百倍”之美谈,历史上曾作为贡品上贡朝廷。黄河鲤鱼金鳞赤尾,色彩艳丽,臀鳍、尾柄、尾鳍下叶呈特有的橘黄色,体形梭长、侧扁而腹部圆,头背间呈缓缓上升的弧形,背部稍隆起,头较小,口端位呈马蹄形,俗称“铜头铁尾豆腐腰”。黄河鲤鱼肉质细嫩、松软而鲜美,含有丰富的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和4种鲜味氨基酸。用油干炸后的黄河鲤鱼嘴是张而不闭的,味道也跟一般的鲤鱼有很大差别,自古以来即为各种宴席不可缺少的佳肴。2007年黄河郑州段黄河鲤*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成为首批公布的40处*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之一。2012年黄河鲤鱼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登记。荥阳地处黄河中下游分界点,邙山岭南部和黄河之间形成的7万亩生态湿地,为发展黄河鲤鱼养殖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现已发展黄河鲤鱼养殖3万亩,年产1.9万吨,是河南省*的无公害淡水养殖基地。

  无花果

  无花果是水果界公认的第三代水果,具有增进食欲、助消化、降血压、预防冠心病、抗炎消肿等功效,并因其天然富硒而被称为“抗癌斗士”。荥阳市从2013年开始引进,并在邙岭南麓进行规模化种植,目前已发展到2000余亩。现有无花果加工厂一座,主要采用台湾先进低温油炸工艺生产无花果干制品和发酵制品,产品有无花果鲜果、无花果干、无花果酒、无花果饮料等。

  杜仲

  杜仲是我国传统名贵药材,也是近年来荥阳重拾的传统特色产业。目前,在五云山麓已建成3000余亩的杜仲种植基地。人们熟知的杜仲多以入药为主,杜仲制茶则口感更好、效果更佳,李时珍称其“久服轻身耐老”。近期面世的“少林药局”杜仲茶,由始建于金元时代的少林药局监制,以天然植物杜仲初春三月开的雄花为原料,采取特殊工艺技术制作而成,具有迅速解除人体疲劳、抗衰老、提高人体免疫力等养身保健的功效。

  其他

  除以上介绍的特色农产品以外,荥阳市还有富硒梨、五云山小米、金银花等10余个具有地方特色的名优农产品。经过近些年的大力发展,荥阳特色农业形成了农产品从原产品即采即销,到保鲜储藏择期上市、研发加工系列产品的全产业链条,初步呈现出产业优势突出、规模效应凸显、产品特色鲜明的良好局面。

畜牧家禽网编辑:agronetdln

首页 收藏 打印 字体 [ ]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本网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所有文字、数据、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所有,任何企业、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使用。凡经本网协议授权,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因互联网信息的冗杂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网无法及时联系到所转载稿件的作者,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作者见稿后两周内及时来电或来函与“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联系。

本站所用的字体,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权,请告知我们 service@agronet.com.cn,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