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网 来源:微山资讯 阅读数:
小麦穗期病虫发生与防治预报
根据病虫基数、气象条件、品种布局、作物长势和历年资料分析,预报小麦穗期病虫害总体为中等发生程度。其中,小麦蚜虫大发生;白粉病中等偏轻发生,部分地块中等发生;叶锈病偏轻发生。若近期遇连阴雨、大雾等天气或田间湿度大、凝露时间长,赤霉病有偏重流行趋势;小麦条锈病有流行的可能。预计4月25日前后将进入小麦蚜虫、赤霉病等病虫害综合防治适期。
一、主要病虫害发生动态
1、小麦蚜虫:大发生。据县植保站系统调查和普查,目前全县麦田平均百株有蚜虫10——30头,个别发生严重地块已接近防治指标,地块间蚜虫数量差异较大。近期麦田连续降雨,田间温湿度适宜麦蚜繁殖,扩散速度将迅速加快,麦蚜发生量逐渐增多,抽穗后随即向穗部转移,预计10天左右达到防治指标,大发生已成定局,预计蚜虫全县防治适期为4月26日——5月5日。
2、小麦条锈病:据报道,临近省份河南省小麦条锈病发生早,蔓延快,目前已扩展到南阳、信阳、驻马店、许昌、周口等县的近40个县(区),其中南阳、信阳县及驻马店县的部分县接近普发,病情已接近常年5月上旬的水平。菌源量充足,我县4月中旬降雨2——3次,有利于条锈病菌侵染蔓延。
3、小麦赤霉病:与我县毗邻的江苏、安徽等省目前赤霉病已经大面积发生,有足够菌源,加上目前主栽品种多数抗性差,根据气象部门预测,4月下旬,我县阴雨天气较多,伴有多个降水过程,降水时段与小麦抽穗开花期吻合度较高,利于赤霉病侵染流行。
4、一代灰飞虱:麦田中等偏轻至中等发生。一代灰飞虱防治适期5月1——5日。
二、防控措施
小麦条锈病要狠抓“带药监测、打点保面,发现一点、防治一片”,严防扩散流行;小麦赤霉病坚持“预防为主、主动出击、花期遇雨喷药”不动摇;小麦蚜虫要控前期基数,严防穗期暴发为害。小麦穗期继续推广“一喷三防”技术,即防病、防虫、预防干热风和早衰。充分发挥专业合作社作用,切实做到统防统治及群防群治相结合,不留死角。采用新型植保机械施药,提高农药利用率,达到农药减量控害、小麦产量质量安全、生态环境安全的目的。
1、小麦蚜虫、白粉、叶锈病、灰飞虱
防治适期为4月25——5月5日,采取预防为主,综合运用生物及科学施药绿色防控技术。一是生物防治,在蚜虫未达到防治指标前(百株500头),充分发挥蚜茧蜂、瓢虫、草岭、食蚜蝇等天敌的自然控制作用;二是科学施药,继续应用“一喷三防”技术:即旱茬麦田每亩用0.5%烟碱•苦参碱水剂50毫升加50%戊唑醇水分散粒剂10毫升或10%吡虫啉乳油每亩20毫升加25%咪鲜胺乳油60——70毫升,再加入98%磷酸二氢钾150克,兑水30——40公斤均匀喷雾;在上述用药的基础上,稻茬麦田每亩可加入50%吡蚜酮粒剂8——12克,兼治一代灰飞虱。
2、小麦条锈病: 坚持见病立即防治,每亩用50%戊唑醇水分散粒剂10——12毫升或20%三唑酮乳油50——60毫升,兑水30——40公斤均匀喷雾。
3、小麦赤霉病
防治适期为小麦抽穗至扬花期(4月25日至5月初)。小麦赤霉病是典型的气候型病害,如果抽穗至扬花期遇到连阴雨或大雾天气,持续超高30小时,赤霉病将会流行,该病害只能预防,一旦发生,无法控制。因此,在雨、雾停后立即进行喷施农药防控,可选用32%烯唑•多菌灵75——80克或25%氰烯菌酯悬浮剂每亩100——150克或25%咪鲜胺乳油每亩60——70毫升,任选一种,兑水30——40公斤均匀喷小麦穗部。
①本网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所有文字、数据、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所有,任何企业、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使用。凡经本网协议授权,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因互联网信息的冗杂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网无法及时联系到所转载稿件的作者,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作者见稿后两周内及时来电或来函与“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