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网 来源:农村报 阅读数:
手持遥控器,笔直站立,时而注视屏幕,时而远眺前方,遥望一架八旋翼无人机在天空中稳健飞行,轻松而熟练……春回大地,林树村在即将耕作的稻田上检测自己的植保“好伙伴”。
林树村是哈尔滨延寿县六团镇东安村一名土生土长的农民,世代以种地为生。如今,和无人机结缘的他把自己的土地流转给合作社,当起了职业无人机操作手。村民们稀罕地叫他“飞手”,“月收入过万元”更让人羡慕不已。
植保,一直是农田里的“辛苦活儿”,不仅日晒雨淋,还有农药中毒的危险。随着土地流转不断扩大,村里愿意务农的年轻人越来越少,“飞手”开始成为田间地头的新宠。
回忆起第一次接触无人机,林树村说那时“兴奋又紧张”。遥控器虽然不沉,在手里却仿佛有千斤重,因为担心发生危险,手心里都是汗,两个大拇指直发抖。“十几万元的东西在天上飞,谁不怕呀?”林树村打趣地说。
经过一个月的理论学习和模拟训练,林树村成为全村第一名“飞手”。每年6月到8月是植保高峰期,为在有限时间里完成大范围的植保工作,从凌晨天未亮,到傍晚夕阳下山,林树村一直忙碌。
据林树村介绍,人工打药一小时最多打一亩地,而且喷洒不均匀,药效不能完全发挥。无人机一天作业可达500亩,相当于二三十人的工作量,不仅省时省力效率高,还克服了种植密度大、机械进地难、劳动力少、危险性高等难题。
如今,不光让村里的水稻合作社用上了无人机,林树村还带着他的“好伙伴”一路翻山越岭,飞出家门口的一亩三分地,飞遍了大半个中国。
从黑龙江的稻田到河南的麦浪、浙江的茶园,从广西的橘子树、火龙果到海南的菠菜和西瓜……“无人机成了我的眼,带我领略到祖国各地的四季变换。”林树村借用自己喜欢的流行歌曲,表达着飞跃的快感,和在田间重新收获的喜悦。
二十年前,人牵牛拉犁耙有“六只脚”;十几年前,四轮农机翻地要“四只脚”;如今,无人机上天“不用脚”……林树村一路见证,满是自豪:“现代技术在进步,农业取得大发展,帮农民省了不少力气。”
据了解,一亩地的植保价格在10元左右,扣除成本,“飞手”一亩地可收入1元,每天收入达四五百元。在林树村看来,植保无人机既是现代农业好帮手,又让农民增收不是梦。
刚把自己心爱的无人机整理完毕装进箱,林树村就急忙赶往合作社。因为那里有十几架无人机蓄势待发,成了教练员的他要在这个春天培训出30名“飞手”,一起迎接又一个火红而忙碌的盛夏。
①本网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所有文字、数据、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所有,任何企业、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使用。凡经本网协议授权,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因互联网信息的冗杂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网无法及时联系到所转载稿件的作者,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作者见稿后两周内及时来电或来函与“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