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网 来源:青岛日报 阅读数:
从青岛市林业部门获悉,“十二五”期间,青岛市大力实施天然林保护、防护林体系建设、湿地保护与修复、野生动植物保护等重大林业生态保护与恢复工程彰显成效:全市共完成新造林58.1万亩,森林蓄积量达1082万立方米,比“十一五”末增加300万立方米(增长27.73%),林木绿化率达到40.01%,增长4.2个百分点,全市森林资源总量持续增长,森林资源质量不断提高,先后被评为“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国家森林城市”。
“国家森林城市”是我国评价一个城市生态建设成就的最高荣誉。青岛市自2012年起明确提出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目标,实施了荒山绿化、通道绿化、水系绿化、生态文明基地建设等系列造林绿化工程建设。2015年获得“国家森林城市”的称号,有力促进了全市城乡生态环境尤其是广阔的农村人居环境的进一步改善。其中一个突出亮点是青岛的湿地保护力度初见成效:完成了全市第二次湿地资源调查,摸清了湿地资源家底。新增少海和唐岛湾两个国家湿地公园,全市50%的自然湿地得到有效保护。
“十二五”期间,青岛万亩林场建设新增造林27.9万亩。为充分发挥和提升林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从2012年开始,全市开展了万亩生态林场工程建设,3年来累计建设万亩林场35处,新增造林面积27.9万亩,补植造林7.1万亩。万亩林场建设工程就像一道道绿色屏障,既较好解决了当下造林用地难的问题,又较好改善了周边生态环境,还从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当地农民的就业问题,在缩小城乡差距方面发挥了显著作用。
与此同时,青岛市还全力实施大沽河绿化工程,7万亩新增造林打造“生态中轴”。大沽河治理主要包括水利、绿化、交通三大主体工程,其中绿化工程自2013年9月开工建设,2014年上半年完成,新增造林面积7万余亩、湿地面积6万余亩,栽植乔木1007万株、灌木829万株,形成了一道纵贯青岛南北的生态中轴。大沽河绿化工程的实施,不仅为青岛的“母亲河”打造了一道亮丽的绿色风景线,而且极大地改善了沿线各村庄的人居环境。
过去五年,青岛市实施“十绿”工程新造林58.1万亩。该工程以绿景、绿村、绿园为“点”,绿廊、绿屏为“线”,绿城、绿山、绿肺为“片”,绿网、绿肾为“面”,突出路、田、山、水、海、城、村、园综合绿化,构建起以城市为核心,城乡一体化,点、线、片、面相结合的绿色生态网络体系,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城乡一体的森林生态防护体系。
①本网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所有文字、数据、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所有,任何企业、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使用。凡经本网协议授权,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因互联网信息的冗杂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网无法及时联系到所转载稿件的作者,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作者见稿后两周内及时来电或来函与“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