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畜牧家禽网 [ 请登录 ] [ 免费注册 ]
首页 | 郑重申明 | VIP服务 | 加入收藏 | 网址导航 | 农业网

畜牧家禽网首页 > 技术中心>  国内综合 >  普洱市外侨办推进脱贫攻坚工作(图)

普洱市外侨办推进脱贫攻坚工作(图)

畜牧家禽网  来源:普洱市人民政府 阅读数:

  云南省普洱市外侨办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首要政治责任和第一民生工程,将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把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落实到脱贫攻坚各项工作中来。紧紧围绕“两不愁三保障”的总体目标,按照“六个精准”的基本要求和“五个一批”的脱贫路径,以决战决胜的勇气和钉钉子精神,深化认识、拓宽视野,理清思路,三项举措推进脱贫攻坚工作。

  一是深化理论学习,提升综合素质。紧紧围绕提高干部队伍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这一主线,坚持以学促知,以知促行,组织全办干部职工深入学习中央、省、市相关扶贫开发会议精神、脱贫攻坚政策、强农惠农政策、“挂包帮”“转走访”职责任务等知识。与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结合起来,引领全办党员干部树立脱贫思维,创新脱贫方法,真正做到政策明、政策精,切实把脱贫攻坚扛在肩上。通过深入开展脱贫攻坚工作,增强了全办干部职工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二是坚持问题导向,聚焦精准脱贫。认真分析挂钩联系点西盟县勐卡镇永帮村脱贫攻坚存在的问题困难:1.资金短缺,投入不足。没有产业支撑,集体经济发展不起来。米荞是永帮村的支柱产业、是县、镇打造的一村一品扶持品牌,但受市场销路影响较大。2.缺乏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发展滞后。全村没有规模的产业,主要靠一些零散的销路支撑,存在乱、散、小,行不成规模。产品开发不力,质量提不高。没有品牌,产品附加值低,效益差,带动能力弱,品牌打造困难,市场竞争力弱。3.农民综合素质不高,缺乏科学管理知识。永帮村集“边疆、少数民族、山区、贫穷”于一体,农民受教育的程度普遍偏低,文化水平不高,接受新知识、新技术、新思想、新观点、新事物的能力弱。有些传统的风俗习惯仍然传承至今,一些不良的传统习惯,如小富即安,温饱即足的思想不同程度的存在,不思发展,不谋更大的发展。按照贫困县脱贫摘帽和贫困乡(镇)村脱贫出列的指标要求,对标对表,对岗对责。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时限导向,抓紧抓实抓细挂联点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全力补齐各项短板。根据普洱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关于印发普洱市2017年“扶贫日”活动方案的通知》(普扶发〔2017〕44号)文件精神,市外侨办结合“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驻村工作,积极开展“挂包帮”“转走访”工作,自10月12日起,组织全办领导干部职工分4批深入挂钩扶贫点永帮村开展结对帮扶活动。永帮村建档立卡户登记180户,603人。2016年本来预脱贫17户,64人,最终脱贫9户,35人,回退贫8户,29人。通过认真开展农户核查、民情分析,使村情更加清晰,对开展好脱贫攻坚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是做好经济规划,助力脱贫攻坚。1.围绕养殖业发展,利用挂钩单位划拨的项目资金,来发展养猪项目,村委会在和养殖户签订协议,充分发挥项目资金在村集体经济中的作用;完善村级各项规章制度,规范村级资金监管,开展党组织活动,加强村“三委”班子建设,并明确驻村工作组人员工作分工。通过养殖业来带动全村经济发展,村委会提取利润的10%作为集体经济。2.与养牛公司合作,组织村民种草料卖给公司,村委会协助村民把关并监督村民,提取利润的5%作为集体经济,作今后经济运作的启动资金。3.发挥现有产业优势,增加村集体经济,当前既要发挥现有的米荞产业优势,又要培育新兴的产业;即要培育长效的一劳永逸的新产业,也要发展短平快的养殖项目,为全村脱贫路上增添一份力,利用村各组的自然环境,因地制宜争取和发展种、养殖项目,一方面要申请项目补助经费,发动农户种植核桃、板栗等经济农作物,并逐步发展充实水果产业,丰产后的利益20%纳入村集体经济;另一方面成立养猪专业合作社,以“支部+协会+农户”的形式,整合资金25万元扶持养猪项目,发展养殖户(养猪)24户,每户补助1万元,针对农户养殖能力,发展家庭式小规模喂养精品猪。

畜牧家禽网编辑:agronetfq

首页 收藏 打印 字体 [ ]

转发到: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本网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所有文字、数据、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所有,任何企业、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使用。凡经本网协议授权,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因互联网信息的冗杂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网无法及时联系到所转载稿件的作者,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作者见稿后两周内及时来电或来函与“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联系。

本站所用的字体,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权,请告知我们 service@agronet.com.cn,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