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网 来源:合肥日报 阅读数:
记者5月3日从市农委获悉,为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帮助贫困户增收脱贫,合肥市2018年拟投入2.6亿元资金(市本级财政安排1.4亿元,各县市配套1.2亿元),深入推进特色种养业扶贫工程。
近年来,合肥市重精准、补短板、促攻坚,积极开展特色种养业脱贫攻坚工作。2017年,合肥市出台了《关于推进“四带一自”促进产业脱贫工程的意见》,大力推广各类园区带动、龙头企业带动、农民合作社带动、经营大户带动和贫困户自主发展的“四带一自”产业扶贫模式。至2017年底,全市112个贫困村全部产业到村,其中88个村、15802户达到省特色种养业扶贫发展标准。
全市涌现一批大棚蔬菜、食用菌、葡萄、瓜篓籽、富硒蓝莓及鱼稻共生等特色扶贫产业基地,建设218个扶贫产业园,吸纳带动12201户贫困户,户均增收1200元以上。“贫困户通过发展特色种养业获得收益和政策补助,内生动力逐步激发,为稳定脱贫奠定了坚固基石。”市农委工作人员说。
扶贫专项资金必须用到刀刃上。2018年,合肥市出台了《合肥市特色种养业扶贫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明确资金使用及管理要求。该办法要求专项资金使用范围主要用于提升各县(市)特色种养业扶贫产业奖补,即贫困村(贫困户)的特色种养业项目生产发展、贫困村主导产业及一村一品建设、产业带动典型培育、特色种养业产销对接、扶贫产业基地建设及生产救灾、贫困户特色种养业保险及目标价格保险试点补助,以及市委市政府决定的其他与特色种养业脱贫攻坚相关的工作。原则上,特色种养业到户项目补助标准每户每年不高于5000元。
“专项资金创新性地采用‘大专项+任务清单’管理模式,整合市县资金,完成年度任务。”市农委工作人员说,任务清单包括约束性任务和指导性任务,约束性任务指各县(市)完成年度特色种养业产业脱贫相关工作指标(特色种养业扶贫到村、到户任务等),以本年度省农委下达绩效考核目标为标准;指导性任务指围绕年度工作任务开展的相关工作,充分赋予地方自主权,允许县(市)在完成约束性任务的前提下,根据产业发展需要,在同一大专项内统筹调剂使用资金。
目前,各县(市)都对特色种养业扶持政策进行了调整修订,扩大了扶持范围、降低了扶持门槛、提高了扶持标准,让有条件、有意愿发展特色种养业的贫困户尽可能地享受到政策支持。
①本网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所有文字、数据、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所有,任何企业、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使用。凡经本网协议授权,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因互联网信息的冗杂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网无法及时联系到所转载稿件的作者,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作者见稿后两周内及时来电或来函与“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