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网 来源:央广网 阅读数:
粮改饲,是指一些地区从种粮食为主转变为种植苜蓿、青贮玉米等饲料,将单纯的粮仓变为“粮仓+奶罐+肉库”。作为全国*的农畜产品基地,内蒙古通辽市积极响应号召,在畜牧业发达的地区推进“农牧结合”“为养而种”,大力发展以科尔沁肉牛产业为重点的草食畜牧业,提出到2020年全市青贮饲料基地稳定在450万亩以上。
在“粮改饲”的过程中,不少农户因为青贮种植和肉牛养殖增加了收入,改善了生活,“粮改饲”的好处也慢慢被农民熟知。但与此同时,“粮改饲”中的一些问题也慢慢暴露,“粮改饲”的推进速度也变得缓慢。
邰立虹是通辽市科左中旗敖包苏木的一名种养殖大户。2014年,在当地政府的号召下,他由一名玉米种植户转变成为一名青储玉米、饲料玉米种植户。现在,邰立虹种了50亩青贮玉米,养了40头牛,种养殖协调配合,养的牛都膘肥体壮。
春耕时节,大风呼啸,邰立虹的头发和脸庞被刮的脏兮兮的,全身上下都是沙土。尽管如此,谈起“粮改饲”,他的劲头却很高。邰立虹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养殖黄牛每头能卖8000元,种植青贮玉米后,每头牛的养殖成本可以节省2000元,这样一来,养殖黄牛的利润非常可观。
在内蒙古通辽,像邰立虹这样因为“粮改饲”实现致富的人不在少数。今年,邰立虹打算全身心投入到“粮改饲”的怀抱中,为此,他还投入100万元,建起了专业的牛棚和青贮仓库。看着邰立虹的生活越来越好,村里的其它村民也开始学习,不过,进行“粮改饲”需要买牛犊和包田地的启动资金,这成了很多人难以逾越的绊脚石。
既然不能养牛,那么只改种青储玉米能不能增加收入呢?记者调查发现,不养牛只种青贮,并没有那么容易实现。由于青贮玉米收割时间有限,无法长期储存和长途运输。因此,农户想把自己种植的青贮玉米卖到距离较远的旗县几乎是不可能的。目前,内蒙古地区的青贮玉米种植基本还处于“自产自销”阶段。
另外,内蒙古通辽市能够大量收购青贮玉米的企业也非常有限,在通辽市科左中旗,科尔沁牛业养殖分公司是当地为数不多的大型青储玉米收购企业。负责人吴·额尔德木吐告诉记者,他们每年要收购5吨左右的青贮玉米,主要是从附近几个村的500户村民手里收购而来。他坦言,如果种植地区距离较远,或者种植形不成规模,他们都不会考虑收购。
种植形不成规模,企业就不愿收购,企业不愿收购,农户也不会规模种植。“粮改饲”似乎陷入了一种死循环。对于这个问题,内蒙古通辽市农业科学院副院长张建华给出了自己的意见。他认为,解决矛盾的关键还在于青贮玉米的收购企业是否足够,分布是否均匀。在结构调整的过程中,地方政府应该注意到这一点,重点对能够消化青贮玉米的企业进行招商引资。
虽然“粮改饲”推进有些缓慢,“粮改饲”的规模化也尚需时日,但是,好的东西总会被人认识到。张建华认为,未来种植户对青贮饲料的认识还会进一步加强,总体来说,“粮改饲”的发展前景仍然值得期待。
①本网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所有文字、数据、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所有,任何企业、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使用。凡经本网协议授权,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因互联网信息的冗杂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网无法及时联系到所转载稿件的作者,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作者见稿后两周内及时来电或来函与“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