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网 来源:安徽日报 阅读数:
近日,天空下着蒙蒙小雨,在位于安徽省马鞍山市雨山区学苑社区一处大棚内,早早投入工作的“90后”小伙杨寒仔细地对每一种多肉植物进行检查,以防忽热忽潮天气里,植物出现不适应症状。“多肉植物虽然被称为‘懒人植物’,不需要太多管理,但是夏季高温高湿天气,是栽培它们的高危期,每天对它们都要‘体检’几次。”杨寒边忙活边指着一排排摆放整齐的各色多肉盆栽向记者介绍,这里的每一盆植物都是他和他的小伙伴葛文明一起悉心栽培的。
今年24岁的杨寒和25岁的葛文明同是合肥职业技术学院园林技术专业毕业的大学生。两人因为年龄相仿,专业相同,又都是马鞍山籍老乡,所以上学时就相交甚好。而让他们能进一步成为亲密无间“死党”的则是对多肉植物的共同兴趣。“起初葛文明最先尝试多肉植物种植,那时候只是在宿舍里小打小闹,随便养养,但由于专业原因,经常一起探讨栽种技术,渐渐自己也产生了浓厚兴趣。”杨寒回忆,他和葛文明成了多肉植物的“花友”,常常上网学习相关的知识,了解到虽然多肉植物种植是偏门,但是这几年很受年轻人的喜爱,市场前景不错,于是两人萌生了将来创立自己的“多肉植物园”的想法。
“想法归想法,还没来得及实施就毕业了,我们各自都找到了工作。”两位“花友”介绍道,因为当时创业条件不具备,所以暂时只能各奔东西,等待机会。2016年,一个土地流转的消息让已经在马鞍山雨山区某家苗圃公司工作两年的杨寒激动不已。“我们很快取得联系,想都没想就把土地流转了过来,各自辞去了原来的工作。”两人就这样以惊人的魄力开始构建自己的多肉植物“王国”。
“开始投资10万元,后来又追加投资10万元,规模慢慢扩大。”两个小伙子介绍,他们的多肉植物园从一开始几十个品种到上百个品种,再到如今500多个品种,没少遇到难题,“最难的就是品种培育。由于气候和地理原因,有的品种需要特殊照料,有的则要从外地引进。”每当遇到技术难题,他们就会集中一段时间到上海、山东、云南等地考察学习,或者上网向专家请教。“许多当地和外地的资深多肉植物‘玩家’都成了我们的朋友,圆梦的路上他们帮助我们很多。”他们说。
“多肉多浆植物的特点就是种类多,颜色丰富多变,看起来‘肉嘟嘟’很可爱,且方便携带。”随着品种的完善,杨寒和葛文明的“植物园”注重用线下活动方式推广市场。由于距离大学城较近,他们针对大学生,推出“花友”交流、DIY制作等时下流行的“玩法”。记者看到,不大的园子里各色定制搭配的植物和花盆,充满了文创气息,不时有青年男女前来观赏。不仅如此,他们发挥多肉植物便于携带运输的优势,拓展了网上销售平台,销往全国各地,去年销售额将近30万元。
“多肉植物园是我们的创业梦,也是我们把多肉植物和园林结合的一种情怀,虽然现在效益并不算高,但是我们会坚持下去。”杨寒和葛文明对未来满怀憧憬,“除了扩大规模外,下一步我们想把园子打造成集培育、销售、旅游、观赏、文创于一体的多彩多肉植物园。”
①本网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所有文字、数据、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所有,任何企业、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使用。凡经本网协议授权,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因互联网信息的冗杂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网无法及时联系到所转载稿件的作者,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作者见稿后两周内及时来电或来函与“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