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畜牧家禽网 [ 请登录 ] [ 免费注册 ]
首页 | 郑重申明 | VIP服务 | 加入收藏 | 网址导航 | 农业网

畜牧家禽网首页 > 技术中心>  行业动态 >  拜耳“入田”:为水稻提质增效 为种植户增加收入(图)

拜耳“入田”:为水稻提质增效 为种植户增加收入(图)

畜牧家禽网  来源:江苏农业科技报 阅读数:

  拜耳“更多水稻”方案推出以来,在全国各地得到广泛应用,为水稻提质增效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方案优选了多种低毒高效农药,“入田”的上市又为该方案注入了新鲜血液。近日,江苏省植保站联合拜耳股份公司在扬州召开了全省水稻种子药剂处理及零天施药技术现场观摩会,各地植保站的有关负责人、大农户及一些渠道商共120多人参加了会议。

  “入田”防治水稻恶苗病和稻瘟病

  防治水稻恶苗病、苗期纹枯病、立枯病等种传和土传病害,最经济、有效的措施是种子处理。用药浸种一直是防治水稻种传和土传病害的传统方式,2013年我国水稻药剂浸种应用比例达95%,但近年来水稻种子包衣剂市场快速发展,水稻种子包衣剂的应用比例逐渐上升至50%。

  拜耳股份公司今年新推出的入田24.1%肟菌异噻胺种子处理悬浮剂,含6.9%肟菌酯、17.2%异噻菌胺,登记用于拌种防治水稻恶苗病和早期稻瘟病,一般抗稻瘟病水稻品种每公斤种子用药15毫升,感稻瘟病品种每公斤种子用20毫升。其中的异噻菌胺是新化合物,属于异噻唑类,具有很强的植物诱导活性,预防性施用或在发病早期施用,可以激活植物自身的防卫性抗性反应即系统诱导抗性,提高植物各种酶的活性、增强植物细胞抵抗病菌侵染的能力、增加病程相关蛋白的积累、增加植保素的分泌等,从而使作物对多种真菌、细菌和病毒产生广谱的自我保护作用。稻种经该药处理后,可以提供恶苗病和叶瘟病最长到拔节期的保护,减少施药次数;同时能促进水稻根系生长,增加分蘖数和有效穗数,提高结实率。在观摩现场,能看到“入田”处理区的水稻叶色浓绿、植株生长健壮,稻叶瘟发病很轻,显著低于空白处理区。

  目前,生产上应用的水稻种子处理剂有两种包衣方式。一种是水稻浸种催芽后用药包衣,这种方式易损伤水稻胚根,而且包衣后需要立即播种,窗口期短,适合农户小批量处理;另一种是干种子包衣,这种方式不伤水稻胚根,窗口期长,适合种子公司和工厂化育秧。“入田”采用的是后一种包衣方式,直接干籽拌种,包衣后不会额外降低稻种的发芽率,包衣种正常储存一段时间发芽率仍很高,特别适合种子公司包衣稻种。“入田”优于其他种子处理剂的地方还在于选用了先进的成膜剂,用该药处理稻种后再进行浸种催芽,药物也能被有效锁住而不流失,能够满足不同的播种需求。

  “垦收”加“秋之宝”零天施药除草

  零天施药技术是拜耳“更多水稻”方案中的除草主力军。零天施药技术是借助久保田高速插秧机、安全高效除草剂“垦收”加“秋之宝”及专用施药器,实现水稻机械栽插与施药除草同步完成的革新性技术。这项技术的应用,真正实现了农艺、农机、农药的结合,彻底改变了水稻机械插秧与施药除草分步进行的现状;做到了一机多用、精准施药、安全高效和持久控草,省时省工、节本增效,能促进水稻生产机械化,减少用药次数,提高除草效率和生产效益。

  在观摩现场,施用零天施药技术的水稻试验田6月17日移栽,当天分别每亩用垦收19%氟酮磺草胺悬浮剂10毫升加秋之宝35%丙丁草胺水乳剂100毫升、“垦收”20毫升加“秋之宝”80毫升除草,田间草相是稗草、千金子、耳叶水苋、鸭舌草、丁香蓼和鳢肠。记者在这两块用药处理区中几乎没有看到有杂草发生,稻苗生长良好;没有用药处理区中一片草海,很难看清稻苗在哪里。

  无论是“入田”,还是零天施药技术,更多更好的产品和技术不断被拜耳公司纳入“更多水稻”方案中,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服务水稻生产,增加种植户收入。

畜牧家禽网编辑:agronetlouchaochang

首页 收藏 打印 字体 [ ]

转发到: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本网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所有文字、数据、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所有,任何企业、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使用。凡经本网协议授权,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因互联网信息的冗杂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网无法及时联系到所转载稿件的作者,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作者见稿后两周内及时来电或来函与“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联系。

本站所用的字体,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权,请告知我们 service@agronet.com.cn,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