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畜牧家禽网 [ 请登录 ] [ 免费注册 ]
首页 | 郑重申明 | VIP服务 | 加入收藏 | 网址导航 | 农业网

畜牧家禽网首页 > 技术中心>  三农人物 >  手工账本里的雪域欢歌

手工账本里的雪域欢歌

畜牧家禽网  来源:农民日报 阅读数:

  边旦卓玛背着防水皮包,沿着忽明忽暗的小路穿行。

  树木葱茂,有如同瀑布一样倾泻而下的金色阳光。在她左手边一棵树的下面,密密麻麻地长满了虎耳草。空气清新湿润,从树林深处传来斑鸠的咕咕声。

  防水皮包里装的是手工账本、糌粑和捆扎整齐的现金。作为农业银行西藏林芝分行洞嘎乡营业所的营业员,背着账本下乡是边旦卓玛工作中的重要部分。

  这是1995年8月的一天,边旦卓玛26岁。

  23年后,随着最后一批手工作业银行网点完成电子化联网,农行西藏分行结束了漫长的手工作业历史,这也标志着国内最后一批手工作业银行网点正式成为过去。

  但是,一曲交织着苦与乐的雪域欢歌,永远镌刻在那一摞摞发黄的手工账本里,不会褪色。

  大山里少不得的人

  没有车子,山路陡峭连马都骑不了。为了尽早赶到牧民家,天微微亮边旦卓玛就从营业所出发。

  由于雪域高原地广人稀、高寒缺氧,受所在地交通、电力和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农牧民游牧等生活习惯限制,农行西藏分行在1995年成立时,有近400余个基层营业网点未能实现电子化联网,一直以来采用“手工记账+下乡入户”的方式,为基层农牧民进行金融服务。

  林芝正值雨季,哪有什么像样的路。农牧民和牲畜经年累月踩出的小道,碰上下雨就成了泥糊,抬不动脚,有时走着走着,路突然就没了。

  鞋早就不成形了,泥浆从外面灌进去,满满当当。“这鞋重得像头牦牛。”边旦卓玛心想。

  日头挪到头顶时,边旦卓玛的衣服早就湿透了。掏出背包里早已放凉的糌粑和水杯,这就是她的午餐。

  冰凉的糌粑并不好吃,但边旦卓玛仍然努力大口地咽下去。藏族女儿心里清楚,吃饱了,才会有力气走路。

  此刻,年轻的边旦卓玛不由自主地想到,那些在县里或拉萨上班的同学,日日温暖和煦、顿顿美味佳肴,为什么自己会这么辛苦。

  斑鸠还在树林里咕咕地叫着,糌粑在手里一口一口使劲地咬着,边旦卓玛蹲在寂静的山路上,流下了眼泪。

  眼泪滴到怀里的皮包上,边旦卓玛想起了包里的账本,想到村子里还有十几户农牧民在等着她,擦掉眼泪继续上路。

  让边旦卓玛最终坚持下来的,是这份工作传达给她的一种神圣的使命感。

  “乡亲们盼望着我。每次我把存折和现金交给乡亲们,他们那种高兴劲就像过年,我心里真有一种特别幸福的感觉。就觉得自己是这个大山里少不得的人。”边旦卓玛说。

  背负这份使命,下乡路上的每一天,边旦卓玛都像保护命根子一样保护着防水皮包。白天皮包不离身,晚上皮包当枕头,下雨下

  雪,她宁肯自己淋个透,也要把账本裹得严严实实。

  这条路,边旦卓玛一走就是20多年。冬天的高原,真是冷啊。

  大风裹着寒气直往房里钻。到了忙碌的计息日,多少次在零下几摄氏度的办公室,边旦卓玛和同事翻阅着一张张传票,整理出一摞摞账本,最后,手脚早已冻得没有知觉。

  有一次,给县支行汇总计息数据时,发现给一个储户少算了5毛钱利息。边旦卓玛和同事两个人把所有的账本找出来,翻了整整两天,眼睛都要花掉了。她说,当时真想自己掏钱给储户垫上,再不想看那些厚厚的账本了。但带她的老主任说了一句话,边旦卓玛至今记忆犹新:“银行的工作,别说5毛钱,一分钱也不能错。”

  农牧民有了现金想存起来,就会托赶集的人到营业所给她带口信。不管是50元还是100元,边旦卓玛背起账本就出发。

  晴天就从山林里走,免得人被晒脱水;阴雨天紧赶着往云彩前头跑,免得账本被淋湿。

  “营业员皮肤变白了,说明老乡们晒黑了。”边旦卓玛说,农行是乡里*的银行网点,是老乡们用钱存钱*的渠道。只有自己多往乡下跑,老乡们才能踏踏实实睡好觉。

  最远的村寨,往返需要三四天,晚上只能睡在村文化活动室。总在湿冷的环境里睡觉,她年纪轻轻就患上了关节炎。

  有时也会骑马前往。头几次骑马,回营业所后她全身疼痛,翻来覆去难以入眠。白天从马背上被晃下去的一幕令她脑门发汗。

  日复一日,不知何时开始,“外地人”边旦卓玛已经会说一口流利的本地土话了。说起哪个村、哪户人家她都知道,谁家有大学生了,谁家买农用机械了,谁家娶媳妇了,谁家盖房子了……都记在她心里。

  20多年了,从营业所到每一户农牧民家,边旦卓玛用脚走出了无数条路,用心用情用力勾勒成一幅“三农”金融服务地图。

  为乡亲们把这件事做到底

  自从来到乡里的营业所,边旦卓玛吃住都在这里。除了正常办公,其余时间都要下乡入村、走访农户,没有所谓的周六日,一两个月不休息很常见。

  边旦卓玛的爱人在农行林芝分行仲达乡营业所工作,两个营业所相距近百公里,两个人常常一两月才能见上一面。

  多少个夜晚,边旦卓玛一个人躺在冰冷的办公室里,想念着亲人,想的睡不着觉,就拿出照片不停地看,看的流下眼泪。

  营业所条件差,没有电话可以用。她就爬起来,就着月光,把心里那些话一点点铺满稿纸。

  第二天,边旦卓玛会仔细把信封好,拜托顺道的货车司机,把信带到仲达乡。

  时间久了,周围的农牧民都知道,农行的边旦卓玛有两个家。一个在洞嘎,一个在仲达。

  扁担挑水两头搁,顾得了一头,顾不了另一头。工作再辛苦,边旦卓玛都能勇敢克服,但面对孩子,她总无法原谅自己。

  1996年,边旦卓玛的孩子才两三岁,因为家里没有人能帮忙照顾,只能由夫妻二人轮流看护。

  孩子一个月在仲达跟着爸爸,一个月在洞嘎跟着妈妈。

  一个年轻的妈妈,怎么会不想念自己的孩子呢?白天的时候,藏族妇女带着小孩来营业所办业务,小朋友在营业所东跑西跳,突然冲着她笑一下,边旦卓玛的心里就会猛地一酸。

  有一晚,突然下起大雨,雨水从屋顶漏下来,淌到边旦卓玛和孩子的身上。孩子抱着她哇哇直哭,四下无人的夜,边旦卓玛觉得委屈又无助。

  隔天,丈夫来看望,边旦卓玛扑到他怀里哭起来,说什么也不愿意再在洞嘎呆下去,宁愿辞职回山南市的老家。

  丈夫没说话,对着边旦卓玛唱起了歌:“天边的彩虹啊总在雷雨后,水中的鸳鸯哟挨着翅膀游,遇上了你呀就跟你走,爱上了你呀就牵你的手。酸甜苦辣与你共甘苦,

  喜怒哀乐与你同欢愁……”

  优美哀婉的歌词里,蕴满了多少离别之苦。

  “你还记得我们当初为什么来这里吗?既然来了,我们就要为政府和乡亲们把这件事做好了,做到底!”

  边旦卓玛擦了擦眼泪,用力点点头。

  作为*覆盖西藏所有县乡的银行,农业银行基层员工打交道最多的就是农牧民。

  那是1998年冬日的一天,已是凌晨三点,边旦卓玛被一阵急促的敲门声吵醒。门外的雪地里,站着一对年轻的藏族夫妇。

  原来,男青年的父亲在夜里突然过世。按照藏族的传统,家里需要马上办丧事。这个不富裕的家庭全家只凑出不到10块钱,远远不够!两人就连夜跑到营业所,希望能取出折子上的100多块钱。

  可是,按照规定,晚上是不能办理存取款业务的。取款给他们吗?此时的营业所只有她一个人,应该没人会知道。但边旦卓玛想,越是一个人在岗,越是要严格要求自己,破坏规定的事情一旦开了口子,就会打不住。这样的事坚决不能做。

  不取钱给他们吗?两名藏族青年眼泪已经打湿了长袍。看着他们茫然无措的眼睛,让他们在这样的寒夜空手而归,边旦卓玛更做不到!

  边旦卓玛看着满含泪水的藏族青年,心都要化了。几乎没有细想,她掏出身上仅有的200元钱,毫不犹豫递过去。

  “拿着,快走!”

  “不用办理手续了吗?”藏族青年问道。

  “取款违反规定,手续肯定是不能给你办的。这是我这月的生活费,先拿着用吧!”

  “可是……”

  “快走,不要让家里人等久了!”

  两位藏族青年屏住抽泣,深深地给边旦卓玛鞠了一躬,转身消失在夜色中。

  服务藏区的心不会变

  手工作业在存取款上存在地点、时间等诸多限制,在这个乡存钱的折子,到了隔壁乡就取不出钱。什么时候洞嘎乡的农牧民也能用上银行卡呢?边旦卓玛常常在想。

  变化出现在2009年。农行西藏分行用9年时间、分7个批次,对386个手工营业网点进行电子化联网改造。农牧民终于用上了银行卡!

  2018年6月10日,在一阵阵爆竹声中,作为最后一批联网改造的营业所,洞嘎网点上线了。

  周围的农牧民早已得到消息,熟悉的面孔热闹地挤在营业所里,大家有说有笑,又唱又跳,争相办新卡,像过年一样高兴。

  农牧民们有理由高兴。联网后,农牧民可以通过惠农卡办理财政补贴领取、社保医保资金缴领、水费电费缴纳等业务,各项惠农资金如种粮补贴、生态补偿金等也可以通过惠农卡账户直接发放给农户,真正实现“惠农补贴实时到账,取款转账足不出村”。

  边旦卓玛更高兴。从这一天起,国内最后一批手工作业的银行网点即将成为过去。那些陪伴她20多年的手工账本,永远成为了历史。

  边旦卓玛再一次细细翻看着账本,次仁拉姆、达瓦次仁……在她看来,手工账本上记录的不是冰冷的名字,而是一个个珍藏在心里的故事。

  20多年来,边旦卓玛熟悉的营业所,从两间土房、一堆账本的“草台班子”,发展成如今窗明几净、服务齐全的现代化银行网点。她也从一个刚参加工作的年轻人,变成了行里最资深的“老大姐”。

  但这改变背后则充满了不易。

  据了解,涉及改造的农行手工网点,平均只有工作人员2.8人,主要分布在西藏的基层乡镇,特别是偏远的农牧区和边境地区,最远的网点距边境线只有10公里。

  由于基础设施差,很多乡镇的电力供应并不稳定,断电是常有的事。对于通电联网运作的银行营业网点来说,这很致命。

  为此,农业银行西藏分行近两年先后投入近6000万元,为地处偏远乡镇的营业网点配置太阳能电站,保障所有基层营业所顺利开展普惠金融服务。

  然而,即使所有乡镇的营业网点均已实现电子化联网,时至今日,西藏自治区依然有行政村不通车、不通电、无通信。因此,农行西藏分行引导基层营业机构实行三天坐班服务、两天开展流动金融服务,基层网点营业员每周固定下乡入村,开展“送政策、送产品、送知识、送温暖”的四送服务。

  又有机会可以下乡了!已经算得上单位“老同志”的边旦卓玛,早年间因为工作患上了多种疾病,按理说完全可以坐在办公室里做些清闲的工作。但一提起下乡,她却如同年轻了十几岁,充满了热情。

  这位在金融助农道路上走了20多年的人,还能走多久呢?

  她说:“走到走不动为止。”

  记者问:“如果让你重新选择,还会走这条路吗?”“那不会变。”“为什么?”

  “藏区的山太大,没有营业网点,乡亲们就会觉得心头孤独、不踏实。为农牧民做事,把我这一辈子的心打开了,让我活得舒坦,敞亮!”

  “一个基层银行员工,能有这么重要?”

  “我们这些基层银行员工,每个人跑一条路,不起眼,可所有这些路加起来,就把乡亲们和山外面的世界连在一起了,就把党和政府与农牧民连在一起了!”

  8月的林芝,漫山遍野盛开着格桑花,如彩虹洒落在高原,恣意烂漫。在藏语中,“格桑”是幸福的意思。格桑花看上去弱不禁风的样子,可风愈狂,身愈挺;雨愈打,叶愈翠;太阳愈曝晒,开得愈灿烂。

畜牧家禽网编辑:agronetlh

首页 收藏 打印 字体 [ ]

转发到: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本网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所有文字、数据、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所有,任何企业、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使用。凡经本网协议授权,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因互联网信息的冗杂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网无法及时联系到所转载稿件的作者,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作者见稿后两周内及时来电或来函与“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联系。

本站所用的字体,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权,请告知我们 service@agronet.com.cn,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