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网 来源:安徽日报 阅读数:
宽敞明亮的智能温室大棚里,数万盆凤梨、红掌整齐地摆在花架上,争奇斗艳,美不胜收。日前,记者来到泗县屏山镇花木产业扶贫基地,宛如置身于花的海洋。
“农业产业结构单一,就很难摆脱‘靠天吃饭’的命运。要改变这一局面,就必须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走产业化、规模化农业发展之路。 ”屏山镇党委书记仝昆鹏说。
2017年,屏山镇整合各类资金1000多万元,流转土地,进行基础设施建设,打造花木产业扶贫基地,并通过招商引资引进专业团队进行运营。基地一期流转土地300多亩,建设钢结构智能温室大棚3万平方米,主打凤梨、红掌、蝴蝶兰三大系列20多个品种,产品销往全国,吸纳了屏山镇及周边乡镇40多位村民实现就近就业。目前,项目二期工程准备投入使用,可带动200多人创业就业。
为了让基地带动更多贫困户增收脱贫,屏山镇鼓励基地与农户建立合作关系,引导贫困户利用扶贫小额贷款入股基地,优先聘用贫困户到基地务工。 “俺来基地干活半年了,这里到点就下班,工资按月发,还能照顾家,别提多好了!”57岁的贫困户韩金侠告诉记者,她把土地租给基地,每亩每年收取租金1000元,在棚里干活每月还能挣2400元。如今,在花木产业扶贫基地的带动下,“流转土地挣租金、入园打工挣薪金、入股分红挣红金”的“三金”农民越来越多,纷纷走上脱贫致富路。
在基地入口,记者见到贫困户李梅正在把一盆盆花卉搬到电瓶车上。原来,她准备把这些花卖到城里的市场。今年3月来基地以后,她一边务工一边跟专家学习养花,掌握了花卉的习性、特点和种植方法,并批发花卉进城销售,一天能挣300多元。 “天天与红花绿叶打交道,心情都变好了。有钱赚还能学技术,谁还跑出去打工? ”李梅说。
花木产业扶贫基地的发展,让村民们看到了实实在在的效益,一些贫困户在依托基地的帮扶下,进行花卉种植。产前投资、产中技术和产后销售等高风险环节全部由基地承担,贫困户只负责生产管理。 “两口子建个5亩地的花卉大棚,一年挣10万元稳稳当当的。 ”基地负责人说。
①本网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所有文字、数据、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所有,任何企业、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使用。凡经本网协议授权,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因互联网信息的冗杂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网无法及时联系到所转载稿件的作者,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作者见稿后两周内及时来电或来函与“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