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网 来源:农机化导报 阅读数:
在湖北省襄州区古驿镇,盲人周付喜正抢修一台东方红拖拉机,周成喜在车床上钻孔,相继双目失明后乐观面对生活的兄弟俩,坚持苦练农机维修技术,26年来已为农民朋友维修农机3万余台。
周付喜、周成喜是古驿镇人,一对双胞胎兄弟。周成喜说:“我哥哥24岁时视网膜脱落致双目失明,那是在1992年,到现在也没有结过婚。”“刚开始很不适应。”周付喜说道,当时自己只能倚着父母的肩膀行走和生活。无尽的黑暗和生活的不便让周付喜心里充满愤懑和绝望,“我是不是以后当个废人活下去?”他不停地问自己。渐渐的,乐观豁达的周付喜接受了失明的现实,内心恢复了平静。
因为之前做过农机手,凭着自己的农机驾驶经历和一点修理经验,周付喜1995年开始为周边乡镇的农民维修农机,他说:“那时候自己一个人,维修农机也不收费,哪家的农机坏了,车主就开着摩托车来接我到他们家,管吃管住,农机修好了,就给我两包烟,后来农机多了起来,忙不过来,2009年就在古驿镇开办了一家‘盲人修车’修理铺,开始为乡邻维修农机。”
后来,周成喜的儿子周万虎注册成立了襄州区佳富天宇农机专业合作社,对外承接维修、定做、加工、改装、农机耕作等业务,目前已经实现年修理加工收入140万左右,纯收入40多万元。
修理铺成立之初,只有两间门面三四名维修工人,工具简陋,服务单一,仅限于对农机进行维修保养。刚开始周付喜在工作中总是出错,要么拿错工具,要么弄伤身体,经常旧伤没好又添新伤,但他没有退缩,靠着坚强的毅力,周付喜逐渐练就了“听”“摸”等农机维修绝活。无论是发动机、轴承、拖拉机缸体等故障,只要周付喜仔细听一会儿便能找到故障,关键部位他用手摸也能发现问题所在。
天有不测风云,2009年周付喜的双胞胎弟弟周成喜也因病双目失明。失明后的周成喜也加入了哥哥的修理铺,负责钻机打孔和螺丝及工具的发放。钻机打孔需要长期在机床上来回操作,一个正常人做这项工作都不容易,对于双目失明的周成喜来说更是艰难。一开始,因为钻机打孔打不到位,周成喜做出来的零件多是废品。但周成喜咬牙坚持、不断摸索,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改良操作,例如在手柄上做一个固定胶绳,帮助自己灵活使用这些工具。
周家两兄弟分工协作、互相配合,两人的维修技术越来越高,维修生意也越做越好。四邻八乡的村民遇到问题,或电话请教,或开农机到修理铺维修,络绎不绝。“方圆几十里的人都晓得周师傅技术是一流的。我这个东方红554拖拉机开来以后,他一听就知道是曲轴坏了。”古驿镇高庄村六组农机手王有兵是老顾客,对周付喜的技术赞不绝口。
周成喜说:“原来修农机,配件不好买,往往要费一番周折,现在通信技术发达了,远程的技术咨询,我们也用上了微信,让对方拍视频或者图片传来,说出故障状况,我让年轻人念给我们听,然后将维修方法再用微信传回去,给他们解决技术难题。”
现在除了维修农机,周付喜兄弟俩还对外承接定做、加工、改装农机具及农机具销售等业务。“人活着就要争一口气,我们靠技术养活自己,日子过得很踏实。”周付喜说道。
①本网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所有文字、数据、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所有,任何企业、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使用。凡经本网协议授权,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因互联网信息的冗杂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网无法及时联系到所转载稿件的作者,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作者见稿后两周内及时来电或来函与“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