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网 来源:农业科技报 阅读数:
“在稻田中央挖出长形的小池,可防泥鳅逃走;池上面盖尼龙网,可防鸟吃泥鳅苗。”近日,重庆市南川区木凉镇汉场坝村泥鳅养殖基地负责人卢朝建正和村民讨论如何改造水田养泥鳅。
2011年,卢朝建在汉场坝村流转了近200亩土地养殖泥鳅。规模稳定后,他考虑采用稻鳅养殖新模式。“泥鳅具有辅助呼吸功能,适合在水面较浅的稻田养殖,以水田中的浮游生物、水稻病虫害的幼虫和稻花等为食;它在田中游动,疏松了土壤,鳅粪又可作水稻的肥料,形成良好的生态环境,提高了大米的质量。”他说。
但由于没做好防逃、防偷措施,养殖基地每年要损失近一半的泥鳅。“我们安装了防逃网,结束了增产不增收的局面,但每年铺防逃网、防鸟网是一笔不小的开销,而且影响排灌。”卢朝建说,经过向专家请教,他们找到了解决方案——稻田里建养殖池。
具体办法是,在稻田里建水泥池,池壁用砖砌成,壁顶设防逃倒檐,这样泥鳅就逃不出稻田了。池底夯实固化,以防渗漏,然后再浇上一层混凝土。
卢朝建说,小规模试行稻田泥鳅套养后,他们发现,套养田块的产量比纯养殖泥鳅增产30%,除去肥料、人工等,加上种出的粮食销售价比以前贵了30%,这样一来,每亩田增收1000多元。
①本网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所有文字、数据、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所有,任何企业、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使用。凡经本网协议授权,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因互联网信息的冗杂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网无法及时联系到所转载稿件的作者,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作者见稿后两周内及时来电或来函与“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