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网 来源:中国畜牧兽医报 阅读数:
昔日令人头疼的猪场排泄物,如今经过沼气池发酵后变成了沼液,再通过罐车运输到花木基地,让花木吃上了“营养肥”。这是在安徽省庐江县柯坦镇发生的新鲜事儿。
在柯坦镇蒲岗村香蒲组吴汉林花木基地的泵房进水口,一辆满载10立方米沼液的罐车正在卸载沼液,沼液经过稀释和杂质过滤将被加压浇灌花木。
“自从把沼液运到基地来作肥料,这里的花木基本不用化肥,虫子少了,农药也基本不用了。”吴汉林喜滋滋地聊起了施用沼液的好处。
吴汉林是当地远近闻名的花木种植大户。他从2002年开始种植花卉苗木,经过多年的发展,将自家的花木基地从十几亩地扩大到300多亩,目前年生产、销售花木4.2万株(棵)以上,实现销售收入360余万元。
吴汉林一边走一边介绍:“现在,除了种植小规格花木,还种植树型好、树种名贵的中高档大规格品种,花木生产不断向高档化、系列化方向发展,有效满足了庐江及周边地区各类绿化市场的需要。”
走在村道上,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花木香气。“一棵小苗5毛钱,通过沼液培育,三年直径就可达到5厘米以上,卖到15元以上,增值30多倍。”吴汉林感慨地说,这些增收,都是县生态能源局帮他从山里“捡”来的。
庐江县蒲岗村支书江世才介绍,近年来,庐江县生态能源局开展生态循环农业示范指导工作,通过科普宣传引导、技术资金支持等方式,充分利用乡村资源,逐渐发展形成了“猪—沼—林”“就地循环”模式,让“小沼气”做成了大产业。
“十年前,蒲岗村毛楼组卢正兵建了一个养猪场,生猪存栏数达到300头,猪场三口共750立方米的沼气池,每天产生的猪粪沼液就达1吨以上。”庐江县生态能源局副局长方宏发说。
如何处理好这些沼液,确实很伤脑筋。过去,因没有建好治污设施,养殖排泄物直接进入池塘,严重污染周围环境,猪场时常被举报,影响与当地村民的关系。
“沼气上联养殖业,下促种植业,是生态循环农林产业的重要纽带。”2013年,庐江县生态能源局决定“对症下药”,采取罐车拉运沼液的方式,将其运到吴汉林花木基地作有机肥,解决污水排放问题,使沼液得到了综合利用。
庐江县生态能源局局长季立仁认为,除了沼气可为村民所用外,沼液“就地循环”模式与其它方式相比,还具有三大优势:一是沼液处理率高。沼液作为肥料被山地林木或农作物吸收后,处理率接近100%;二是可以降低成本。沼液作为肥料用于林木或农作物后,不但可以改善土质、增加肥力,还大大节约了肥料费用;三是实现变废为宝。将沼液用作叶面施肥,对47种农作物病虫害有等同于农药的防治效果,切实解决农民种养过程的面临实际问题,开辟产业发展新路径。
“沼气被群众称为‘钱串子’‘聚宝盆’,是一项投资小、作用大,利国利民的事业。”季立仁说,这些年来,沼气工程不仅有效解决了农村燃料清洁化问题,保护了绿水青山,而且在新一轮蓝天保卫战、环境保卫战中,正发挥着保卫环境安全、能源安全、生产安全等作用。
季立仁表示,今后,将不断拓展农村沼气在农业生产、林业产业发展等领域的应用。
绿的香樟、黄的银杏、红的石楠……初冬时节,万物凋零,一派萧瑟景象,而庐江却照旧是花木飘香,满目葱茏,处处充满诗情画意。在庐江农村行走,仿佛置身于一幅幅生动多彩的画中,让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说沼气道沼气,沼气是个好东西。自从建了沼气池,生产生活上档次。”在实地踏访中,随处可以听到一串串反映农村沼气建设和农民心态的“顺口溜”,可以真切地感受到,沼气让庐江农民享受到了实实在在的幸福生活。
有了沼气池这个反应堆,一个个生态、富裕、秀美的新农村正在庐江大地上遍地开花。
①本网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所有文字、数据、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所有,任何企业、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使用。凡经本网协议授权,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因互联网信息的冗杂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网无法及时联系到所转载稿件的作者,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作者见稿后两周内及时来电或来函与“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