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畜牧家禽网 [ 请登录 ] [ 免费注册 ]
首页 | 郑重申明 | VIP服务 | 加入收藏 | 网址导航 | 农业网

畜牧家禽网首页 > 技术中心>  行业动态 >  2018年浙江林业信息化建设十件大事评选结果揭晓(图)

2018年浙江林业信息化建设十件大事评选结果揭晓(图)

畜牧家禽网  来源:浙江省林业局 阅读数:

  为全面总结2018全省林业信息化建设取得的成绩,展示建设成果,浙江省林业局于2018年12月29日-2019年1月4日组织开展了“2018年浙江林业信息化建设十件大事”网络评选,活动在“浙江林业网”和“浙江林业”微信公众号同时举行,经7天的网络投票,评选结果于近日揭晓。

  一是“浙江省智慧林业云平台”全面建成。浙江省智慧林业云平台是以服务“最多跑一次”改革,消除信息孤岛,促进业务协同、数据共享,促进政府数字化转型为目标而建立的全省*综合性林业专业平台。该平台以公共数据整合、共享、开放为切入点,将全省省级林业业务系统和数据资源进行全方位的整合。建成林业“一张图”、业务系统整合平台、数据共享服务平台、大数据决策分析平台、林业移动互联网综合应用平台等5大应用平台,完成了17个林业业务系统的多源异构数据梳理、海量数据汇集挖掘分析,完成与省公共数据平台、政务服务网及各部门间数据共享等,并申报多项林业业务整合技术规范标准,推进实现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入口、统一平台、统一管理,建设“大平台”、融通“大数据”、构建“大系统”。

  二是首创实现“最多登一次” 。“最多登一次”为浙江省林业业务系统整合工作特色建设内容,紧贴《2018年浙江省政务公开工作要点》要求,为打造“24小时”在线型政府、实现“浙政钉”与“浙江省智慧林业云平台”间一键登录而建设。使用“浙政钉”扫描二维码授权登录“浙江省智慧林业云平台”,改变了以往自成一套的用户体系、登录页面,及需记忆大量账号密码的烦琐和不便,解决了传统短信二次验证中稳定性和及时性问题。依托“浙江省智慧林业云平台”统一身份认证基础,将云平台用户与“浙政钉”用户架构打通,促进“互联网+政务”、“掌上办公”向基层业务人员深入,提升“浙政钉”在政府部门的日常使用,提高了平台安全防线,实现统一系统门户、统一数据中心、统一运维管理,助推政府数字化转型。

  三是浙江省林业“数据仓”搭建成型。为加快浙江省公共数据和信息系统整合共享,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梳理浙江省林业资源、林业业务等17个信息系统表结构及政务资源目录,建立标准化数据库表,搭建了浙江省林业“数据仓”,成为浙江省林业信息化数据资源的汇聚池。“数据仓”目前已汇集森林资源、林木采伐、有害生物防治、古树名木、森林防火、木材运输、野生动植物等1580多万条数据,实现与国家生态大数据中心、省公共数据平台、政务服务网及其他省级部门等数据资源纵向贯通、横向互联,形成业务生成数据向“数据仓”集中汇聚、共享需求数据从“数据仓”分类推送的模式,促进协同共享。

  四是“林技通”入县下乡构建新型林技推广体系。截至2018年11月底,已注册近25000用户,林户占92.5%,活跃用户数占27.7%,林技提问回复率89.41%,从最初试点的临安逐步推向全省51个林区县(市、区)。杭州、宁波、绍兴、衢州、金华、松阳等地相继召开了“林技通”推广应用培训暨业务座谈会或下发应用工作方案,进一步明确目标任务,贯彻落实林业科技推广任务,提升基层林技推广工作的信息化水平。“互联网+”助推新型林技推广体系,标志着浙江省打通了林业科技推广的最后一公里,架起了林技专家与林农间的桥梁。

  五是创新驱动省重点科技项目取得新进展。省重点研发项目《“互联网+”林业灾害应急管理数据采集技术与应用》有序开展,完成林业数据感知和采集技术及复杂森林环境中实时抗扰的传输和分发技术研究,发表成果论文13篇,申请专利4项,完成森林灾害移动数据采集系统研发。森林消防方面,在下渚湖开展的防火智能识别示范,实现误报率更低、实时性更高的烟火识别与预警。有害生物防治方面,结合智能虫情测报灯,基于经验学习及图像识别技术,研究集监测、判读、防治为一体的虫情大数据监管分析体系。野生动植物疫源疫病防治方面,分析监测防治工作现状和需求,进一步完善数据异地融合与优先调度技术,利用红外摄像机获取视频图像数据,针对动物生活环境、习性,鸟类迁徙途径等进行分析,研究主动防控体系的建立和应用。

  六是全省撑起珍稀树种信息技术“守卫伞”。探索珍稀树种及古树名木智慧监管,在杭州植物园启动“浙江省智慧林”项目试点,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实施乡村绿化行动,全面保护古树名木”精神,建设基于物联网、RFID及无线传输技术等的无人值守监测体系,部署40套低能耗土壤PH值、温湿度、光照、树木倾角监测设备,构建基于GIS的“智慧林”信息数据库,集成“一站式”监管平台,形成“传感+”自动预警功能。诸暨市首创古树保护信息化可追溯系统,建立香榧保护区域地理信息、香榧树可追溯、实时监控、百科档案和农户管理系统,实现环境、生长情况、保护现状动态监测、跟踪管理和定期报告。全省古树名木挂牌保护工作如火如荼,金华市、湖州市、丽水市、嘉善县、玉环市等按照全省统一标准实行挂牌保护,实现GPS定位和古树信息入库,做到“一树一卡一照片一标牌”。

  七是首届全省林业CIO培训支撑“智慧队伍”。举办首届浙江省林业CIO(Chief Information Officer)研修班,以“实施智慧引领战略 支撑林业现代化建设”为主题,以“互联网+林业”发展战略、人工智能、大数据应用为主要内容,分别邀请业内知名院士、专家等进行授课,全省110名林业CIO参加培训,提高机关干部及信息化主管的互联网思维、信息化认识水平、业务技能、管理及创新能力,为持续扩建信息化“智慧队伍”打下基础。

  八是全省力推森林资源“一张图”建设。2018年4月,省林业厅启动全省森林资源“一张图”建设工作。全省以新一轮县级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成果为基础,建立健全森林资源年度动态更新机制,实现省、市、县三级森林资源监测全覆盖。目前建成森林资源信息化管理基础平台——浙江省森林资源动态监测平台,包含森林资源数据更新系统、森林资源成果展示系统、森林资源业务管理系统三大子系统,完成了森林资源大数据的全面集成,保障全省森林资源年度出数工作提前完成,并推进全省各市、县完成2017年度森林资源监测县级成果的编制及上报工作。平台探索运用先进技术手段,全面应用遥感监测技术,采用了基于监测年前后两期遥感卫片自动提取林地变化图斑的技术方法,依据全省监测样地研建自然生长更新模型,革新传统的调查手段,动态更新推进加快,走出了一条创新的森林资源动态监测之路。

  九是多级合力,形成“智慧防火”新格局。全省积极探索“智慧防火”应用新手段,宁海县建设太阳能语音报警视频监控装置和森林消防预警指挥系统,打造24小时在线“智慧林长”,茶山林场投资约120万元,建设全市国有林场首个大型森林防火智能监控预警系统。德清县新引进森林防火智能卡口系统和一体化宣传杆等森林防火智能设备,支持人脸和车辆识别。磐安县投入使用首个公益林消防警示系统,景宁县全面完成森林消防安防系统“引水灭火”工程,常山县开展金衢盆地森林重点火险区综合治理二期工程项目视频预警监控系统建设与管理。杭州市、衢州市、长兴县等各县市纷纷采用森林防火方面的“智慧护林”新手段。

  十是搭建自然保护区“智慧生态圈”。浙江安吉小鲵*自然保护区建成湖州市首个自然保护区自动气象监测站,集成监测模块、日照时数模块、防雷模块、图像监测模块、数据采集传输模块、太阳能供电系统、防雷系统和信息处理系统等8部分,监测范围涵盖大气压、大气湿度、风向、风速、温度、降雨类型、降雨量、降雨强度、太阳总辐射、闪电次数和日照时数等11个要素,实现保护区沼泽湿地全年气候实时监控。九龙山保护区首个“清新空气”监测站搭设完工,可实时对大气负氧离子、细颗粒物(PM2.5)、臭氧(O3)、气象(风力、温度、湿度、气压、降雨)等指标进行24小时不间断自动监测采集和发布,同时在整个自然保护区范围内网格化设置70台红外相机,可长期对区内野生动物进行监测和调查,逐步形成野外拍摄监测体系。

畜牧家禽网编辑:agronetxhj

首页 收藏 打印 字体 [ ]

转发到: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本网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所有文字、数据、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所有,任何企业、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使用。凡经本网协议授权,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因互联网信息的冗杂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网无法及时联系到所转载稿件的作者,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作者见稿后两周内及时来电或来函与“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联系。

本站所用的字体,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权,请告知我们 service@agronet.com.cn,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