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网 来源:中国农业网 阅读数:
为了提升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效率和水平,近日,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证监会、财政部、农业农村部联合发布《关于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该《意见》的重点内容有哪些?在农村哪些人能够受益?我们一起看看!
三个阶段性目标
到2020年
金融精准扶贫力度不断加大。
金融支农资源不断增加。
农村金融服务持续改善。
涉农金融机构公司治理和支农能力明显提升。
到2035年
基本建立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适度竞争、有序创新、风险可控的现代农村金融体系。
金融服务能力和水平显著提升。
农业农村发展的金融需求得到有效满足。
到2050年
现代农村金融组织体系、政策体系、产品体系全面建立。
城乡金融资源配置合理有序。
城乡金融服务均等化全面实现。
各金融机构重点举措
国家开发银行:加大对乡村振兴的支持力度,培育农村经济增长动力。
农业发展银行:在粮食安全、脱贫攻坚等重点领域和关键薄弱环节发挥主力和骨干作用。
中国农业银行:进一步改革完善“三农”金融事业部体制机制,积极实施互联网金融服务“三农”工程。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突出做好乡村振兴领域中农户、新型经营主体、中小企业、建档立卡贫困户等小微普惠领域的金融服务,完善“三农”金融事业部运行机制,加大对县域地区的信贷投放。
股份制商业银行:突出重点支持领域,围绕提升基础金融服务覆盖面、推动城乡资金融通等乡村振兴的重要环节。
城市商业银行:积极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打造综合化特色化乡村振兴金融服务体系。
农村商业银行:强化支农支小战略定力,向乡镇延伸服务触角。
农村合作银行:资金投放使用以涉农业务为主,不片面追求高收益。把防控涉农贷款风险放在重要的位置,提高风险管控能力。
农村信用社:积极探索农村信用社省联社改革路径,明确并强化农村信用社的独立法人地位,完善公司治理机制,提高县域农村金融机构经营的独立性和规范化水平,突出专业化服务功能。
这些人将受益
国家大力推进金融服务乡村振兴,以下这些人将受益!
小农户
我国农村人多地少,小农户经营是家庭经营的基本状态。小农户经营的融资需求主要特点是量小、分散、信息收集和鉴别成本高,长期的“融资难”成了阻碍小农户发展的原因之一。
现在,这个问题将得到很好的解决!根据《意见》,国家鼓励发展农业供应链金融,将小农户纳入现代农业生产体系,强化利益联结机制,依托核心企业提高小农户融资可得性。另外,小农户“转行”从事农家乐、家庭农场等,国家也会大力支持。
农民合作社
国家积极探索新型农村合作金融发展的有效途径,稳妥开展农民合作社内部信用合作试点,不断简化审贷流程,确保其合理信贷需求得到有效满足。
重点支持其购买农业生产资料、购置农机具、受让土地承包经营权、从事农田整理、农田水利、大棚等基础设施建设维修等农业生产用途,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
适当延长贷款期限,满足农业生产周期实际需求。对日常生产经营和农业机械购买需求,提供1年期以内短期流动资金贷款和1-3年期中长期流动资金贷款支持;对于受让土地承包经营权、农田整理、农田水利、农业科技、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等,可以提供3年期以上农业项目贷款支持;对于从事林木、果业、茶叶及林下经济等生长周期较长作物种植的,贷款期限最长可为10年,具体期限由金融机构与借款人根据实际情况协商确定。
贫困户
近些年,国家不断加大金融精准扶贫力度,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建档立卡贫困户可以享受到扶贫小额信贷、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创业担保贷款、助学贷款、康复扶贫贷款等优惠政策,并且若是有生产、创业、就业、就学等合理贷款需求,国家也会极力支持。除此之外,国家还建立了金融支持与企业带动贫困户脱贫的挂钩机制,不仅贫困户受益,连贫困户所在的扶贫企业(合作社)也一并受益。
现代农业创业者
对于现代农业,国家是一年比一年重视,凡事从事农田水利、农业科技研发、高端农机装备制造、农产品加工业、智慧农业产品技术研发推广、农产品冷链仓储物流及烘干等现代农业重点领域的农友,均可向金融机构提出合理融资需求。
此外对于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特色民宿和农村康养等产业的农友,国家均有不同程度的金融支持以及减免政策。例如,开展林权抵押贷款,探索创新抵押贷款模式;鼓励通过融资租赁业务,解决农业大型机械、生产设备、加工设备购置更新资金不足问题。
农村电商从业者
从事农村电商的农友,将会在不同程度上获得金融机构的支持,包含专属贷款产品、小额支付结算功能、贴息政策以及简化贷款手续等金融支持。将会获得更加便捷的金融服务,缩减中间程序,在家门口就能贷款。例如在某些地方,就建有“金融+电商扶贫服务站”,由服务站站长为村民提供代买代卖、快递收发、转账取款、小额信贷等服务。
此外对于发展绿色农业、种植粮食的农户或者合作社,国家都有不同程度的金融支持项目,感兴趣的农友可以去当地金融机构询问一下!
①本网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所有文字、数据、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所有,任何企业、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使用。凡经本网协议授权,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因互联网信息的冗杂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网无法及时联系到所转载稿件的作者,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作者见稿后两周内及时来电或来函与“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