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网 来源:中国农药网 阅读数:
回顾40年中国农药及世界农药的发展历程,可以清晰的感知中国对内改革、对外开放政策对中国以及世界农药的深远影响。1978年中国开始实行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政策。同年,国务院批转化工、农林、卫生部关于《加强农药管理工作的报告》,建议农林部主管农药管理工作,恢复农林部农药检定所并负责农药登记的具体工作。1982年,农牧渔业部、化工部、卫生部、商业部、林业部、城乡建设环保部6部委联合发布《农药登记规定》,中国正式设立农药登记制度。1984年,杜邦设立北京办事处,将新一代高效、安全、低毒的磺酰脲类除草剂-杜邦,农得时引进中国,成为最早在国家开放政策感召下进入中国的世界500强企业之一。1989年3月,杜邦从工商行政管理局拿到营业执照,作为农化行业第一家外资企业在浦东投资设立合资厂。由此,也成为其它跨国公司的样本。此后,IBM、GE等也纷纷申请成立在华控股公司。1992年上海杜邦农化有限公司正式投产。2005年,杜邦中国研发中心正式投入使用。此后,杜邦在中国的业务进入快速增长期。“从销售产品到技术转让、再到投资设厂,继而进行研发活动”,杜邦在中国的发展历程不仅从一个微观的侧面体现了中国改革开放的魅力所在,也代表了大型跨国农化公司在中国落地生根的战略与信心。此后,1994年美国富美实公司与江苏化工农药集团公司合资成立苏州富美实植物保护剂有限公司;1995年德国艾格福公司(拜耳的前身分支)与天津农药总厂和渤海化工集团合资建设的艾格福天津公司;1998年罗门哈斯农化公司(陶氏益农前身分支)同江苏宝灵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合资成立南通罗门哈斯化工有限公司;1999年英国捷利康公司(先正达的前身分支)与江苏南通江山合资成立捷利康南通农用化学有限公司;2000年法国安万特作物科学公司(拜耳的前身分支)同杭州农药总厂合资成立安万特杭州作物科学有限公司;2008年先正达生物科技(中国)有限公司落户北京中关村生命科学园,是先正达全球七大研究中心之一;2013年德国巴斯夫在江苏如东独资成立巴斯夫植物保护(江苏)有限公司。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农药行业利用外资建成的农药企业20多个,直接利用外资超过3亿美元。截止2017年底,共有100余家国外公司在我国登记注册了第一个产品。
大型跨国农药公司在中国建立合资或独资企业,不仅引进了农药新品种和一些中间体和制剂的生产技术,缓解了改革开放初期国内资金不足压力,也将先进的企业管理、产品开发手段和营销方法带入中国。毋庸置疑,农药市场的开放加快了国内农药企业国际化的进程。国内企业在积极借鉴国外经验,促进国产农药健康发展的同时,加快开拓国外市场,在国外建立合资公司或直接收购国外知名公司,使中国逐步成为全球最主要的农药原料及制剂生产基地。2003年世界农药前20名排行榜中,日本公司有8家,中国公司无一上榜。2008年,新安化工代表中国公司首次在20强榜单上亮相,但只是短暂停留了1年。2012年,世界20强的榜单上再次出现中国公司的名字。这一年,20强榜单上有7家日本公司,2家中国公司。此后,中国公司逐步取代日本公司出现在20强榜单上。到2017年,中国公司有8家上榜,而日本公司只剩4家。
中国农药军团的异军突出,让中国成为与德国、美国并肩争雄的农药强国。目前,在世界农药前20强销售榜单上,中国军团与德国军团实力相当,分别占据约30%的份额;美国军团占据20%的份额。日本军团占据10%,剩余10%的份额则由印度、澳大利亚、意大利三国的公司分占。国外公司在中国业务的快速增长,以及中国企业成功走向世界的国际化进程,有力驳击了开放初期国内企业将被外企蚕食吞并的唱衰论调,充分证明了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高瞻远瞩和强大活力,更加坚定了中国农药继续推进与世界农药交融互动、共生共荣的信心与决心。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由于不同国家以及统计公司的统计渠道和口径不同,在比较分析世界各国及主要农药公司市场销售额的过程中,发现一些出入比较大的地方。表现最为突出的是中国农药市场统计数据与国际农药市场统计数据存在巨大差异。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农药工业主营业务收入3080亿元(约折450亿美元),农药市场规模1200亿元(约折160亿美元)。主营业务收入中包含原药、制剂、中间体产值。但国际上采用比较多的PhillipsMcDougall,Agrocare、Cropnosis等统计公司,中国作物保护用农药市场规模在50-60亿美元左右。数据是统计分析和制定发展策略的基础,尽管本文采用国际统计咨询公司数据进行比较分析。但为准确判断我国农药工业在世界农药工业中的地位,有必要组织人力就中国农药市场与世界农药市场的关系进行更加详尽、深入的研究。
①本网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所有文字、数据、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所有,任何企业、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使用。凡经本网协议授权,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因互联网信息的冗杂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网无法及时联系到所转载稿件的作者,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作者见稿后两周内及时来电或来函与“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