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畜牧家禽网 [ 请登录 ] [ 免费注册 ]
首页 | 郑重申明 | VIP服务 | 加入收藏 | 网址导航 | 农业网

畜牧家禽网首页 > 技术中心>  行业动态 >  科学种地让杭锦后旗环境变好

科学种地让杭锦后旗环境变好

畜牧家禽网  来源:第一农经 阅读数:

  科学是第一生产力,一直以来,我国都在努力推进今夜现代化进程,努力让农业生产效率更高,科学种地不仅能让农产品的产量更高,也能保护当地的环境,减少农业生产对环境的破坏,巴彦淖尔市杭锦后旗的农民们就尝到科学种地的甜头。

  科学种地让杭锦后旗环境变好 农产品产量更高

  五十六岁的巴彦淖尔市杭锦后旗农民刘培新说,前些年家里100亩地纯收入6万多元,近两年科学合理的使用肥料,按照标准精准施肥,节约了化肥等农资成本,不仅提高了庄稼产量还提高了作物的品质,种植年收入近19万元。

  2018年,刘培新种了40亩玉米、50亩葵花和少量蔬菜。前些年给玉米地施一次底肥,每亩用量75公斤;再追两三次氮肥,一亩累计用60公斤。葵花地施肥量也相差不多。与往年相比,他家每亩地少用底肥近40公斤,减少追肥30公斤。

  调研发现,巴彦淖尔市杭锦后旗的氮肥使用总量是8.5万吨,其中氮肥的使用量是4.5万吨,不仅使用量大而且施肥种类单一。据杭锦后旗头道桥镇联增村驻村第一书记白云龙介绍,大量使用氮肥不仅会污染水源,还会污染大气。2015年,针对河套灌区化肥用量大这一问题,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厅在杭锦后旗开展“三级联创”,实施控肥增效的驻村工作,引导村民改变施肥结构、改变施肥方式,提高化肥利用率,促进作物吸收。

  家住巴彦淖尔市杭锦后旗联增村的王文军告诉记者,“我家里有28亩地,种植麦子、玉米、青椒和西葫芦,过去地里主要以施氮肥为主,每亩地大概要施肥65公斤以上,近两年,村里盖起来科技示范园,每到春播,大伙就会跑去科技园‘取经’,按照技术员指导的方法种地,不仅产量提高了,地的质量也越种越好。”

  白云龙介绍说,过去我们入户做工作,为村民讲解控肥增效的各种好处,可是多数村民都有抵触的情绪,生怕减少施肥量会影响产量,为了让村民了解控肥增效,绿色发展带来的好处,当年,我们在村里建立了控肥增效科技园,通过培肥地力、秸秆还田、增设有机肥、盐碱地改良等措施提高土壤的质量。第二年,我们分批组织农户到科技园参观,农户看到控制氮肥使用量后种植出来的农作物不仅没有减产,品质反而提高了,于是纷纷表示,要学习这种种植方法,科技园从此就成了村里的“学习基地”。过去每亩地大概要施肥65公斤以上,如今每亩地使用的氮肥量减少了25公斤。

  近年来,杭锦后旗在肥料使用上下功夫,改变施肥方式,改变肥料配方,水肥一体化等方式,促进了肥料高效利用。以联增村为例,全村的种植户,都信科学、用科学,十分重视节水控肥。白云龙说,“村民在思想上的转变非常明显,绿色发展之路的理念已经深扎在每个村民的心里。”

  据统计,2018年,杭锦后旗全面开展了瓜果菜完全有机肥替代化肥行动,到2020年,全旗瓜果菜生产化肥用量减少60%以上;在头道桥10万亩绿色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内推广示范了缓释肥料、水溶性肥料、液体肥料、叶面肥、生物肥料、土壤调理剂等高效新型肥料,引领带动了新型肥料的使用。

  2017年,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农业部耕地质量监测保护中心主动与区市旗“三级联创控肥增效”工作组对接,结为“四级联创共建国家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服务队,把“两学一做”课堂搬进田间地头,将实践触角延伸至基层每一位党员,渗透至广大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中,推行“四控一改一提”的技术路径。

  化肥用量得到控制后,周边水系水质明显好转。位于巴彦淖尔市境内的乌梁素海,是中国八大淡水湖之一,也是黄河流域*的淡水湖。多年来,河套平原的农用化肥成为这片湖泊的污染源之一。据官方资料显示,经过近几年控肥等综合治理,乌梁素海湖水水质污染程度明显减轻,湖区整体水质已由2010年地表劣五类提高到地表五类标准,局部区域水质已达到四类标准。

  将科学的力量融入到农业生产中,是我国农业迅速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加快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各地一定要积极引入适合当地的农业新技术,为自身的发展提速。

畜牧家禽网编辑:agronetlinwenwen

首页 收藏 打印 字体 [ ]

转发到: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本网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所有文字、数据、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所有,任何企业、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使用。凡经本网协议授权,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因互联网信息的冗杂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网无法及时联系到所转载稿件的作者,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作者见稿后两周内及时来电或来函与“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联系。

本站所用的字体,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权,请告知我们 service@agronet.com.cn,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