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网 来源:农民日报 阅读数:
这些年来,每次做完犬剖检实验,蔡金山都会吃一种叫阿苯达唑的药物。熟悉药物的人应该都知道,这是一种高效广谱驱虫药,杀虫效果最强;而熟悉蔡金山的人肯定也知道,这是从事寄生虫病研究人员的常用药。
蔡金山是青海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同时也是畜间包虫病研究、预防控制领域的专家。30多年来,从研究寄生虫病到重点研究畜间包虫病,蔡金山有着深刻地感受,他告诉记者,至今他都记得第一次到牧区调研畜间包虫病的情形,且不说牛羊的痛苦,更可怕的是会危害人的健康。
包虫病学名棘球蚴病,是危害我国西部省区的重要人畜共患寄生虫病,又有“虫癌”之称。据2012年全国包虫病抽样调查和2016年青海省人群筛查结果显示,青海人群包虫病患病率为0.63%,部分牧业区人群包虫病患病率高达8.93%-12.38%,而且还严重影响了畜牧业生产。
2015年,蔡金山带领自己的团队来到了果洛藏族自治州达日县特和土乡,开展畜间包虫病调研工作。当得知仅仅两个月里,全乡因身患包虫病离世的牧民有11人,蔡金山震惊了。“包虫病危害之大,却不知已经达到了这种程度。”蔡金山说,“这是牧区最严重的人畜共患病之一,我们必须尽快找到有效的手段阻断传播。”
一场与包虫病的战斗正式打响……长期以来,蔡金山和自己的团队已经积累了不少畜间包虫病方面的研究资料,为与包虫病开展斗争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当然,这些研究资料是靠着众人辛勤付出换来的。在牧区,蔡金山和自己的团队一待就是几个月;在实验室,为了完成一个实验,一待就是几天。
渐渐地,包虫病分布图、类型图在蔡金山的脑子里清晰起来。“了解清楚了对手,我们就有了战胜它的决心。”蔡金山说,“在部分地区,我们开展了对犬驱虫和羊免疫相结合的包虫病双源头防控新模式研究和推广,效果非常明显。”
不过,蔡金山深知,这种防治模式与手段必须由点及面,再建立一套综合的、系统的防治体系才能真正彻底消灭包虫病。结合国外的先进经验和团队的实践,蔡金山提出双源头防治的理念,关键是要在对终末宿主的犬只进行严格管理的基础上,同时大力推广犬驱虫、牛羊免疫的综合防治措施。
蔡金山告诉记者,在新西兰、冰岛等国家包虫病也曾广泛流行,通过加强对犬只管理,抓好源头防控,有效地阻断了其传播途径。现在这些国家包虫病发病率已经降低到低水平,甚至消灭了包虫病。
艰辛的工作换来了欣慰的成绩,据2018年终期评估监测数据显示,青海大部分地区犬、牛、羊的感染率较2015年以前包虫病基线调查有大幅度下降。更重要的是人感染包虫病患病率已由2012年的0.63%下降至2017年的0.30%,流行态势得到基本遏制。
2016年的一次体检让蔡金山心里咯噔一下,脾脏上发现一个囊肿。由于自己的工作性质,他不是不知道感染包虫病的风险以及对生命的危害。好在经过进一步检查,排除了包虫病且不会对身体有太大危害。
“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这几年,一起并肩工作的两位好友因为包虫病离开了人世。”蔡金山说,“危险与快乐同在,我以及团队每个人都热爱这份工作。保障牧区群众的健康,维护畜牧业生产稳定,工作中的快乐值得细细品味。”
与包虫病的斗争还将继续,蔡金山又将投入到忙碌的工作中,“要离彻底控制包虫病的目标进一步,我们就必须投入更大的精力。”
①本网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所有文字、数据、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所有,任何企业、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使用。凡经本网协议授权,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因互联网信息的冗杂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网无法及时联系到所转载稿件的作者,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作者见稿后两周内及时来电或来函与“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