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畜牧家禽网 [ 请登录 ] [ 免费注册 ]
首页 | 郑重申明 | VIP服务 | 加入收藏 | 网址导航 | 农业网

畜牧家禽网首页 > 技术中心>  行业动态 >  生物农药大会力促行业健康发展

生物农药大会力促行业健康发展

畜牧家禽网  来源:农民日报 阅读数:

  近日,由中国农药发展与应用协会主办的第十届生物农药发展与应用交流大会在河北石家庄召开。200多位业内人士共聚一堂,分析行业形势和动态,交流最新技术和成果,总结应用推广经验,探讨发展对策和建议,共同推动生物农药行业健康发展。

  瞄准机遇谋发展

  当前,生物农药发展迎来前所未有的机遇。针对这一形势,中国农药发展与应用协会会长刘永泉谈道:“推广应用生物农药成为我国农药发展史上具有特殊意义的战略性选择。要加强生物农药研发和生产力度,希望国家在科研立项上加强对生物农药的研发投入,尤其是应用技术的基础研究。同时企业也要抓好新产品关键技术研发,筛选高活性生物农药有效成分,强化制剂产品创新,特别是剂型和助剂的创新。要加强生物农药资源整合与新产品推广力度,把生物农药与出口基地、家庭农场、庄园,以及统防统治、绿色防控联系协作好,抓好技术示范、技术集成与应用,满足生产者的新需求。”

  国家生物农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杨自文建议,生物农药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但仍需紧跟需求谋求差异化发展。要正确认识生物农药,把握助推土壤健康、作物健康和食品安全的定位,以服务品质提升、效益安全和绿色发展为使命,谋求行业和生态文明的协调发展。在大宗作物上,关注土壤处理剂、种子处理剂的市场机会,土传病害和线虫等的发生面积仍将增加,而生物农药特别是微生物农药的用量会继续增长。应关注防治细菌性病害的研发和产品登记,未来细菌性病害防治药剂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在经济作物上,随着果蔬生产对产品品质和产量的追求,全程生物解决方案的使用面积将继续上升。

  政策支持利好不断

  农业农村部农药检定所药效评审处农艺师张楠在会上介绍说,截至2017年12月31日,生物农药有效成分102个,产品1379个,分别占登记农药有效成分和总产品数量的15%和3.6%。在已登记的有效成分中,微生物农药占37%、生化农药占30%、植物源农药占19%、农用抗生素占11%、天敌占3%。在2018年度新登记的生物农药有效成分中,以24-表芸三表芸的植物生长调节剂、S-烯虫酯等产品为主。

  张楠还表示,当前国家鼓励生物农药的发展。从农药管理条例层面,国家通过推广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先进施药器械等措施,逐步减少农药使用量。国家也鼓励并支持研制、生产并使用安全、高效和经济的农药。对生物农药的登记资料基本要求适当放宽了,药效资料可以“空间换时间”,用1年多地试验,不需要提供抗性风险评估资料。

  前沿技术应用前景广阔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研究员王桂荣向大家介绍了RNAi精准控害技术。RNAi具有高度的特异性;很好的技术移植性,候选基因众多;容易实现多个病虫害的聚合防控等特点和优势。“RNAi未来的应用途径主要有3条:一是大规模高通量的基因功能研究,二是基于RNAi抗虫转基因植物研发,三是RNAi制剂的研发。”王桂荣总结道。

  山东省农科院植保所研究员郑礼分析了国内昆虫天敌生防技术的市场发展和前景。他介绍说,2017年8月起实施的《农药登记管理办法》,对天敌昆虫不再像其他农药一样实行登记管理,有利于降低企业成本,促进天敌产业发展。随着社会对农产品质量需求的不断提高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迅速发展,丽蚜小蜂防治粉虱、捕食螨防治叶螨等技术的日趋成熟,我国天敌应用市场潜力巨大。世界上*的天敌公司Koppert和Biobest均在国内销售熊蜂,也在积极布局天敌市场。我国6000万亩的设施作物潜在市场可达300亿元,1100万亩的设施番茄潜在市场可达44亿元。

  各方呼吁生物农药规范发展

  生物农药这几年的快速发展,为绿色农业、绿色植保作出了重要成绩和贡献。但在实践中却存在一些问题,因少数企业存在非法添加现象,生物农药的合格率比较低,给行业造成一些负面影响。

  此次大会上,由中国农药发展与应用协会联合河北兴柏药业集团有限公司等代表企业,共同发起了“生物农药行业从业规范、杜绝非法添加”的倡议书,多家企业承诺未来将遵纪守法、诚信生产、保证优质、勇于担当、接受监督、杜绝假冒伪劣、违规添加,生产合格的生物农药产品,并呼吁生物农药行业依此自律,互相监督,营造健康良好的生物农药市场氛围。

畜牧家禽网编辑:agronetlinwenwen

首页 收藏 打印 字体 [ ]

转发到: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本网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所有文字、数据、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所有,任何企业、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使用。凡经本网协议授权,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因互联网信息的冗杂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网无法及时联系到所转载稿件的作者,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作者见稿后两周内及时来电或来函与“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联系。

本站所用的字体,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权,请告知我们 service@agronet.com.cn,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