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网 来源:安顺日报 阅读数:
春日明媚,朝阳晨露。贵州安顺关岭自治县上关镇宜所村,站在田坎一侧,放眼而望,这片“坝区”皆是新种下的菜苗,层叠交错,横竖有序。
“宜所村有800亩以上的‘坝子’,土地肥沃,气候条件也优越,当地的老百姓历来有种植蔬菜的习惯,尤其是2015年以后,全村形成了蔬菜产业的全覆盖。村民杨光勇是村里的贫困户,2014年在村支两委的支持下,他发展起蔬菜种植,当年就脱贫出列。如今发展了20亩蔬菜地,种植辣椒、茄子等,成为村里的蔬菜种植大户,每年的收益相当可观。”该村村支书杨兵就是本地人,站在“坝子”上,说起村里的蔬菜产业,他满是心喜。
宜所村全村共有446户2130人,其中2014年建档立卡的贫困户有101户457人。如何帮助困难群众脱贫,带领大家同致富,一直都是该村村支两委思考的问题。“村里交通便利,水好土好,好些村民都有种植蔬菜的经验……”一番商讨之下,村支两委一致决定就走蔬菜的“老路子”。
说干就干,村支两委与驻村工作组除了利用20万元的扶贫资金与6.4万元的“短平快”项目资金发展蔬菜产业之外,6个村干部、4个驻村干部每人还入股村合作社1万元作为项目启动资金。经过详细的市场调研和规划,该村110多亩的蔬菜基地很快落地见效,茄子、黄瓜、无筋豆、生姜4种产品轮翻丰收上市,因蔬菜品种优良,县内外收购商闻讯而来争相采购。杨兵说:“村合作社首先种茄子,等茄子收成后,又架起架子种黄瓜,黄瓜收成了,又就着黄瓜架子种无筋豆,做到季季有收成,天天有活干,只有农忙时,没有农闲季。去年仅茄子就卖出100余吨,全部蔬菜收入共有33万元。”
用杨兵的话来说,村里发展蔬菜产业,就是为了贫困群众增收。据他介绍,种植、采收茄子、黄瓜和无筋豆每人每天有60元的务工收入,采收生姜除了60元的务工收入外,每斤还有0.3元的提成;2018年,发放的务工费用在17万元左右,年底101户贫困户每户分红200元。
“今年,我们用去年分红、务工费、土地流转费发放剩下的16.2万元,继续发展蔬菜产业,把产业做大做好,让贫困群众切切实实的实现增收。”杨兵望着合作社刚种下的茄子,充满干劲地说道。
①本网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所有文字、数据、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所有,任何企业、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使用。凡经本网协议授权,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因互联网信息的冗杂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网无法及时联系到所转载稿件的作者,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作者见稿后两周内及时来电或来函与“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