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网 来源:农村大众报 阅读数:
眼下正是农作物进入生育期到收获期的重要阶段,农民忙着田间管理,各种农资需求进入购买高峰期,很多商家为了抢占市场,纷纷推出各种活动,有些营销方式很是令人眼花缭乱,也充满了诱惑。比如说买化肥,买5包可以送2包,买10包可以送5包,买的越多送的越多,越买越实惠,有些农户本来不需要那么多化肥,结果买了不少;而有些农户为了追逐便宜,直接买到了假货。
近日,湖北汉川的一些农户就遭遇了一种化肥营销,村民们说,前段时间有一伙自称是肥料厂家的人来村口推销,声称是新开办的肥料厂,急需打开市场,所以才降价销售,优惠力度很大,买5包可以送2包,买10包可以送5包,买的越多送的越多。而且,这伙人声称,这种化肥质量有保障,可以用在蔬菜、水稻、棉花、玉米,包括西瓜上面,如果用着没有什么效果,可以去投诉他,甚至可以直接去厂里找去换。一句话,这么好的化肥,这么大的优惠力度,不买会后悔。听着听着,很多农户心动了,买了不少,后来有人说,这化肥的肥料袋上应该有商标、许可证、生产厂家地址等多种资料,有些内容怎么没有,怀疑是假化肥,担心用了作物长不起来,一年的光阴就白白过去了,再去找这伙买化肥的人,发现找不到了。
这,就是典型的为了“馅饼”进了“陷阱”。实际上,购买农资遇到营销骗局,并不是什么新鲜的新闻,但是每年农资购买的高峰,总是有群众贪图便宜吃了亏。接下来,笔者就为您梳理梳理几个容易上当的骗术,咱们要提高防范意识。
第一种,“农业专家”只讲课不卖肥,这是一个套路。有的农户见过这种套路,心想只要自己不买,还能明抢不成?听听课也吃不了什么亏,结果发现专家还真是专家,把农户种植所遇到的问题全说了一遍,一看就不是外行,听了令人佩服得不得了,于是咨询了更多问题,专家说用哪个哪个肥好,稀里糊涂还是自掏了腰包。
第二种,是一言不合就“国外进口”或者各种专利云里雾里,比如说近些年市场上出现的所谓进口水溶肥90%都是国产货,却谎称是进口,或者添加了这种菌那种营养成分,一些概念复合肥也是这个骗术,总之一句话高大上,一些词理解不了也正常。
第三种是“一次施肥,不用追肥”,这个听着诱惑就大,毕竟省劲儿,其实天底下没有一劳永逸的美差,要是哪样化肥标注了这样的功效,一定要马上拉黑。
农资,事关一年的收成,切莫贪图便宜而进了陷阱,所以我们要加大对假冒伪劣农资的打击力度,同时,农户也要克服贪图便宜的心理,增强防范意识。在这里,简单地教大家几个辨别的小招:
第一招是“看”肥料包装,正规厂家生产的肥料,其外包装规范、结实、包装袋封口严密。一般注有生产许可证、执行标准、登记许可证、商标等,而假冒伪劣肥料的包装一般较粗糙,包装袋上信息不清;第二招是“摸”,将肥料放在手心,用力握住或按压转动,有“油湿感”的即为正品,而干燥如初的则很可能是冒充的;第三招是“闻”,可以通过肥料的特殊气味来简单判断,如碳酸氢铵有强烈的氨臭味,硫酸铵略有酸味,普钙有酸味,而假冒伪劣的肥料则气味不明显。
以上这几个招数,希望对大家购买农资有所帮助,当然,大家在购买农资时,一定要到正规的、熟悉的农资店去购买,质量更有保证,即使自己判断失误,后期也能更好地进行维权。
①本网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所有文字、数据、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所有,任何企业、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使用。凡经本网协议授权,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因互联网信息的冗杂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网无法及时联系到所转载稿件的作者,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作者见稿后两周内及时来电或来函与“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