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畜牧家禽网 [ 请登录 ] [ 免费注册 ]
首页 | 郑重申明 | VIP服务 | 加入收藏 | 网址导航 | 农业网

畜牧家禽网首页 > 技术中心>  行业动态 >  绍兴棠棣村:“以花为媒”兴旺产业(图)

绍兴棠棣村:“以花为媒”兴旺产业(图)

畜牧家禽网  来源:农村信息报 阅读数:

  “漓渚满目绿无涯,棠棣无处不逢花。”全国乡村振兴示范村——棠棣村位于绍兴市柯桥区漓渚镇西北部,户籍人口1500多,是远近闻名的花卉特色专业村,拥有3万余亩的花木基地。“目前,我们村已是‘无地不种花、无人不卖花’,老百姓‘以花为媒’做大花木产业,去年村民年人均收入达到8万元。”6月2日下午,记者在棠棣村采访时,村委委员徐伟凤的言语间充满自豪。

  相传2500年前,越王勾践在兰渚山下种植兰花。作为“千年兰乡”,近年来,棠棣村充分发挥“中国春兰故乡”这一资源品牌,依托兰花传统优势,以农村三产融合为抓手,培育形成全国知名的花木产业,产业兴旺的“种子”茁壮成长,偏僻的山坳雕琢成了精致的“盆景”,逐步走出了一条兰文化传承、花木产业培育和美丽乡村建设有效结合、互促发展的绿色经济发展之路。先后荣获“*美丽宜居示范村”“全国生态文化村”“浙江最美村庄”“绍兴市第一批‘五星达标、3A争创’村”等荣誉。

  担当闯南北,木华秀天下。如今,棠棣人的身影遍布全国花卉市场,兰花销售网络遍及全国各地。“我们村95%以上的劳动力直接或间接从事花木的生产和经营,95%以上的土地种植花木,95%以上的收入来源于花木。”徐伟凤说,从贫困落后的小山村到而今别墅成群,被誉为“中国小欧洲”,棠棣村70年来的发展变化可谓翻天覆地。

  对此,村民钱迪红感受颇深。他管理的“前沿兰苑”开设在村里兰谷广场不远处。记者走进其内,只见上千盆兰花摆放有序,绿意盎然,让人心旷神怡。“我们家从爷爷辈就开始在村里种兰花。”钱迪红笑着向记者介绍起了他家的“养兰史”:“我10多岁起接触兰花,是闻着兰香长大的。近几年,除了线下销售,我还在兰花交易网、微信朋友圈等网商平台销售兰花,去年线上线下销售额总计有100来万元。兰花卖得俏,我家里的日子也越过越红火!”“2017年以来,棠棣村作为‘花香漓渚’*田园综合体项目的核心村,积极整合现有的农业资源、产业基础和传统文化,开展千亩花田、兰心民宿等项目,将美丽宜居的生态环境转化为旅游资源。目前,千亩花海等项目一期建设已完成,二期正在建设中。”徐伟凤说,下一步,棠棣村将继续依托优势兰花产业和美丽乡村建设成果,着力打造以花木交易为主导产业、以兰花文化创意体验为新兴产业的特色旅游景区村,以美丽田园带动美丽经济发展,进一步探索产业转型提档的“棠棣经验”,力争到明年把棠棣村创建成4A级景区村。

畜牧家禽网编辑:agronetlinwenwen

首页 收藏 打印 字体 [ ]

转发到: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本网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所有文字、数据、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所有,任何企业、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使用。凡经本网协议授权,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因互联网信息的冗杂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网无法及时联系到所转载稿件的作者,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作者见稿后两周内及时来电或来函与“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联系。

本站所用的字体,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权,请告知我们 service@agronet.com.cn,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