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网 来源:绵阳日报数字报 阅读数:
“听说了没?前几天测绘的来了,好像马上就要动工修路了。”“就是,赶场再也不用走泥泞的烂路,运送农资也不得绕8公里了。”日前走进游仙区玉河镇长林寺村,村民们纷纷议论最近村里发生的大事儿:10组到13组的2公里村道硬化已完成线路测绘,目前正式进入图纸设计阶段,预计下半年就可以实现通车。到时候,村民们就能通过这条路发展产业,脱贫致富。
说起这条路,长林寺村村民张寿才有话说。“路烂,种的粮食卖不出去,种子化肥拉不进来,导致很多人选择外出打工,经济一直发展不起来。”最主要的是,10组和13组被魏刘河环绕形成“孤岛”,55户村民出行需依靠一座上世纪80年代建设的铁索桥,铁索桥不能通车,村民们要想驾车前往玉河场镇,需要绕行白蝉镇,绕行距离约8公里。
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是以往村民们出行的真实写照,路不通畅,还导致长林寺村的产业发展停滞不前。之前,很多客商在当地投资发展,种植竹菌和发展蔬菜制种,因为道路泥泞不堪,一遇下雨根本运不出去,全部烂在地里,没到一年都放弃了。
今年初,玉河镇长林寺村被列为游仙区建档立卡贫困村,游仙区文广旅局被确定为长林寺村脱贫帮扶部门,要求年内实现脱贫摘帽。区镇两级抽出精干力量组成工作队,实地调研,动员群众挖穷根、换穷业、挪穷窝,制订规划措施,精准扶贫各项工作有效推进。
俗话说:“要致富,先修路”。因长林寺村地处偏远,当地经济发展相对滞后,过去老百姓修路愿望不强烈,导致修路一直没有进展。在区文广旅局的积极协调下,区扶贫办等部门将长林寺村10组、13组道路修建列为脱贫重点推进项目,脱贫工作队干部一边进行宣讲推动,一边多方争取项目资金,终于使两组老百姓转变了观念,项目得以很快启动实施。
长林寺村是浅丘地形,村民们靠传统种植为生,经济基础薄弱,是村庄发展的另一大“拦路虎”。要从根本上解决贫困村的发展困境,只有发展产业才是出路。结合该村实际,驻村工作队与镇、村干部携手找原因、寻产业、引项目、制规划、定方案,走遍了长林寺村各村民小组,把自己融入到老百姓之中,用真心、真爱为老百姓谋划“致富路”。
目前长林寺村已成功引入绵阳市新润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来村发展,建设以休闲观光和特色种植为主,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的生态农业产业项目。项目先期计划长林寺村流转土地500亩试点,引进高端技术发展白毛豆、时令果蔬等种植基地以及农业生态休闲观光项目。
项目实施后,将初步实现贫困村有主导产业、组有特色产业、户有增收产业,破解该村农业技术不强和特色农业不突出等问题,并可以此带动周边超过200户村民就地创业,经过前期的多方对接,项目预计9月正式实施。
此外,在脱贫帮扶部门和玉河镇党委政府的努力下,9户贫困户需要加固或重建的房屋已动工修建,这些贫困户将很快住上安全舒适的住房。
①本网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所有文字、数据、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所有,任何企业、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使用。凡经本网协议授权,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因互联网信息的冗杂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网无法及时联系到所转载稿件的作者,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作者见稿后两周内及时来电或来函与“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