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网 来源:青海日报 阅读数:
互助土族自治县脱贫“摘帽”后,我走访了几处脱贫乡村,感受最多的并不是脱贫的喜悦,而是要致富的热情。
从2016年起,我采访过不少互助的乡镇,现在回想起来,贫困地区和群众的变化历历在目,感觉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台子乡新合村的赵生满一家。
今年47岁的赵生满,年轻时是村里的“能人”,后来得了重病欠下20万外债,每个月吃药还要1万元。从此赵生满整个人就垮了,地不种了,甚至不出门,家里的生活全靠妻子打零工维持,女儿几乎都要辍学。
扶贫攻坚开始后,村干部和驻村扶贫队给他讲政策,落实一项项扶贫资金,并帮他发展养殖业,鼓励其儿子参加烹饪技能培训并介绍工作。五年时间,全家人从开始的试一试到现在的好好干,通过自己的努力基本还清了债还买了车。虽然他现在干不了重活儿,但是每天带孙子、做家务从不闲着,还跟老伴儿计划着用今年赚的钱,去给儿子在乡上买房付个首付。
赵生满说:“人活一生谁不遇上个难事,党帮我们这么多,让我们脱贫了,自己再不好好干,还有啥活头?”
的确,贫穷可以改变,关键是看你能不能行动起来。脱贫攻坚以来,党的一系列扶贫政策,解决了贫困户的行路难、就医难、上学难等种种困难,提供了资金支持、技术培训、产业扶持等种种帮助,让贫困群众和地区发展起来,脱贫“摘帽”了。
但,实现未来的长久富裕才是目的,换言之,一切才刚刚开始。现在的重点就是让广大干部群众认识到这一点,通过前期的学习和努力,掌握致富的能力,运用致富的方法,从自己做起,依靠党和政府把日子过得越来越好。
奋斗之路永远是逆水行舟,因此,我们思想上不能松懈,贫困地区和群众更是不能就此止步,很可能在“歇一歇”的时候,机会就擦身而过,事业发展就会走弯路或难以推进。更不能就此吃老本,那样会重新回到老路上,可能会永远消极地过下去。
脱贫已是不易,明智的人都知道,我们身处在这个好时代,能摆脱贫困就应该积极争取致富。只有通过不断努力提升我们的致富能力,越来越好的生活才会不断创造出来。
①本网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所有文字、数据、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所有,任何企业、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使用。凡经本网协议授权,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因互联网信息的冗杂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网无法及时联系到所转载稿件的作者,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作者见稿后两周内及时来电或来函与“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