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网 来源:花卉报新闻 阅读数:
温室在结构上是一个半封闭的系统,形成了不同于外界环境的所谓的“温室气候”,这种高温高湿的生态环境,使得病虫害时常“光顾”,成为业内日益关注的问题之一。近日,针对温室病虫害的防治误区,记者采访了四川国光农化有限公司和郑州标典化工有限公司等几家知名农化公司的销售经理和技术顾问,他们都提醒温室管理者,病虫害防治特别要避免走入以下三大误区。
误区一:偏爱高效高毒药物
据了解,虽然目前国家对一批高毒农药明令禁止,呋喃丹、敌敌畏、1605、甲胺磷等高毒农药的销售渠道也越来越少,但相对目前市场上新型环保的药品和生物制剂,生产者还是偏爱使用高毒高效的农药。因为在价格方面,消除地下害虫,使用呋喃丹每亩成本不过四五十元,而使用环保型药物,价格至少要150元以上,高出了2倍左右;在效果方面,新型环保的药品和生物制剂多是由激素制成,正确的使用方法是根据植物的长势,结合病虫害高发期,提早喷药预防,发现了病虫害以后再喷施,见效要比高毒农药慢许多,一旦耽误了时间,损失会十分惨重。
但温室种植不同于大田作业,使用有机类剧毒农药不但会使病虫害过早地产生抗药性,还会令土壤受到严重污染。
误区二:勤打药可防控病虫害很多生产者认为药打得勤就可防止病虫害蔓延,然而,造成病虫害发生的原因有很多,如高湿度条件下,真菌病害容易繁殖,当温室内的相对湿度大于85%时,即使使用杀菌剂,病害仍然很难控制下来,这种情况下应认准病根,对症下药:先通过加热、通风等手段降温,然后再打药。
误区三:混淆肥害与病害
为使植物茁壮生长,许多生产者喜欢给温室作物投放大量的有机肥,但是在温室内有机肥分解快,磷有效性比露地高2至3倍,氮挥发量大,在发酵分解中会产生大量的氨气,施肥过量极易引起肥害。此外,部分生产者忽略了对温室植物补充其所需的微量元素,如植物缺镁时会出现叶肉发黄的现象,生产者却往往认为是病害,选择用药物来控制。对此,专家推荐在温室内使用叶面肥,因为相比对根部施肥,叶面肥的利用率要高4至5倍,还能及时补充基质中缺失的微量元素。
①本网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所有文字、数据、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所有,任何企业、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使用。凡经本网协议授权,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因互联网信息的冗杂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网无法及时联系到所转载稿件的作者,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作者见稿后两周内及时来电或来函与“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联系。